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精英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精品选集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

精品选集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

排骨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超级好看的军事历史,主角是刘闪刘禅,是著名作者“排骨”打造的,故事梗概:。蜀军留下一千伤兵在巴东城中养伤,其余的一万七千兵马,从东门浩浩荡荡地进入秭归城中。陆逊见状,猛敲自己的脑袋,暗叹自己错失了良机!“姜维之才,我不及也!”陆逊由衷地赞道:“同样的一万兵马,在足智多谋的将领手中,确实可以一当十,姜维正是这样的将才!可惜,他没有为我大吴效命!”“丞相,探马来报,吕壹和陈表二将,仅剩数百兵卒,已经退往建始,......

主角:刘闪刘禅   更新:2024-06-03 16:1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闪刘禅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选集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由网络作家“排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超级好看的军事历史,主角是刘闪刘禅,是著名作者“排骨”打造的,故事梗概:。蜀军留下一千伤兵在巴东城中养伤,其余的一万七千兵马,从东门浩浩荡荡地进入秭归城中。陆逊见状,猛敲自己的脑袋,暗叹自己错失了良机!“姜维之才,我不及也!”陆逊由衷地赞道:“同样的一万兵马,在足智多谋的将领手中,确实可以一当十,姜维正是这样的将才!可惜,他没有为我大吴效命!”“丞相,探马来报,吕壹和陈表二将,仅剩数百兵卒,已经退往建始,......

《精品选集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精彩片段


昏迷中,刘闪又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向魏国投降,也梦到五百多个嫔妃和宫女受辱,又梦到李昭仪拔剑自刎!

刘闪猛地惊醒,不过很快又陷入昏迷中。

与此同时,秭归城外,陆逊站在高高的井栏上,把玩着手中的令牌,等待着姜维出兵救援巴东城。

几个待令的将领,以及众多的士卒苦等三个时辰,无不冻得鼻青脸肿,陆逊始终没有下达出兵的命令。

“姜维!好你个姜维!你够狠!我陆逊,自愧不如!”陆逊咬牙切齿地低声喝道。

“丞相,午时三刻时,末将亲眼看到巴东的快马信使,从东门进入秭归城,姜维肯定得到了巴东被围攻的消息!”孙韶肯定地说道。

“没错!本相也看见了!”陆逊冷冷地说道。

“丞相,刚刚有哨探来报,他们说……姜维一直坐在城头,一直在悠闲地喝茶!”

“姜维毕竟是诸葛亮的传人,精通兵法谋略,绝不会让我有机可趁!”陆逊无奈地笑了笑:“其实,如果我是姜维,在这种情况下,恐怕也只能舍车保帅!毕竟秭归城池坚固,城中粮草充足,唯有坚守不出,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丞相,姜维始终不出兵,我该如何?”

“如今,天色已晚,姜维不会出城救援巴东!”陆逊肯定地说道:“传令:各寨严加防范,谨防姜维的偷袭!”

陆逊下完军令,狠狠地瞪着秭归城头,瞪着那个模糊的身影,怏怏地回到寨中。

……

巴东城。

时间回到辰时,吴军大寨。

“传令:吕壹、陈表,各领六千兵马,全力攻打巴东城!若有蜀军快马出城求援,不得射杀!”

“诺!”

两名副将领兵出发后,潘濬则引兵一万八千,埋伏在巴东以西十五里的隘口处,并且兵分两路扎好口袋,准备一举围歼远前来救援的蜀军。

在潘濬看来,就算姜维用兵诡诈,就算他能逃出自己的包围圈,他撤回秭归的路上,也会遭到陆逊的重兵狙击,这是典型的“围点打援”。

然而,潘濬一直等到酉时,也未见姜维的援兵到来。

“潘将军,据探马来报,秭归城方向,没有一兵一卒出城!”一名校尉试探着说道。

“看来,姜维已经放弃了巴东城!”潘濬郁闷地说道:“传令:撤兵回营,明日全力攻城!”

“潘将军,要不要……再等一等?”

“罢了!姜维不会来援!我只能攻克巴东城,再领兵东进,与丞相的主力部队汇合,然后一起围困秭归。”潘濬说到这里,突然冷冷地说道:“届时,姜维困守秭归,孤立无援,就算插翅也难飞!”

既然潘濬已经下令,校尉不再迟疑,要求各部迅速撤回。

然而,这支的部队刚刚走出几里地,突然一声锣响,崖上的巨石和火箭雨点般地落下,吴兵还没反应过来就伤了许多兵马。

“不要慌!不要慌!”潘濬厉声喝道:“先查清是哪路兵马,查清有多少人!”

“潘将军!我军前方,被廖化的三千兵马阻住,后方,被张嶷的三千兵马遏住退路,我已被蜀军包围!”

“不可能!”潘濬大声喝道:“廖化、张嶷二将一直在秭归!他们怎会在此出现?绝对不可能!”

“潘将军,末将没有看错,确实是廖化和张嶷!”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潘濬不敢多想,赶紧令道:“兵分两路,尽快冲破包围,迅速突围!”

四周喊杀声四起,崖上不停地落下巨石、滚木和箭雨,吴兵成片成片地倒下。

潘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的一万八千兵马,竟会被蜀军的六千兵马围在狭长的江边!

潘濬实在想不通,秭归城的蜀军怎会出现在这里!自己给姜维做了个口袋,没想到,自己却钻进了姜维的口袋!这到底怎么回事?

潘濬不敢大意,知道自己突围不出就会全军覆没,然而,吴兵多次冲击,始终未能打通两端的通道。

另一边,巴东城外。

攻城不克的吕壹和陈表,各自损失了半数兵马,两路大军人困马乏,刚刚回到营寨,突然寨中杀出一支蜀兵,这正是张绍引领的三千兵马!

惊惶未定的吕壹和陈表全力抵抗,身后又遭到傅佥的袭击。

黑夜中,受到夹击的吴兵惊慌失措,还未反应过来就损了大半兵马,吕壹和陈表眼看形势不妙,趁夜混在落荒而逃的吴兵中,仓惶往建始方向逃去。

喊杀声渐渐停止,廖化、张嶷二将逐渐缩小包围圈,崖上的邓芝也领着一队蜀兵冲下山崖。

此时,跪地祈降的吴兵多达两千人,另有四千多吴兵不同程度的受伤,现场惨烈无比。

肩膀中箭的潘濬躲在一块大石后面,眼看自己被蜀兵围困,刚要拔剑自刎却被蜀兵拦住。

“本将技不如人!但本将绝不会投降!”潘濬大喝道。

“潘将军放心!我家大将军有令,若是潘将军不愿归降,我等绝不会为难,哈哈哈!”廖化大笑道,只是笑得有点诡异。

“你们……都是来自秭归城?”潘濬见蜀军没有杀害之意,于是大胆地问道。

“不错!”张嶷郑重地说道:“我另有六千兵马在巴东城外,如果大将军没有料错,你的副将吕壹、陈表必已败走!”

“你们……你们都来自秭归?”潘濬略有欣喜地说道:“如此一来,秭归必然空虚!我家丞相必已攻取秭归!”

“唉,潘将军!以你的智商,兵法上的事,很难跟你解释清楚!难怪我家大将军肯放你走,像你这样的庸将,多多益善,哈哈哈!”

“廖化!你休得猖狂!你们敢倾巢而出,我家丞相必已攻取秭归!你休想诈我!”

廖化懒得跟潘濬多费口舌,派人将他和四千伤兵押往巴东后,真的将其放走。不过,他们被“流放”到瞿塘峡,由吴懿领兵两千守卫着隘口。

廖化和张嶷没有说错,参与此次战斗的一万八千蜀兵,全都来自秭归城!

次日晨。

蜀军留下一千伤兵在巴东城中养伤,其余的一万七千兵马,从东门浩浩荡荡地进入秭归城中。

陆逊见状,猛敲自己的脑袋,暗叹自己错失了良机!

“姜维之才,我不及也!”陆逊由衷地赞道:“同样的一万兵马,在足智多谋的将领手中,确实可以一当十,姜维正是这样的将才!可惜,他没有为我大吴效命!”

“丞相,探马来报,吕壹和陈表二将,仅剩数百兵卒,已经退往建始,潘濬将军不知所踪!”孙韶前来报告道。

“蜀兵从东门回到秭归时,本相已猜到这样的结局。”陆逊面无表情地说道。

“丞相,这几日,我一直密切关注着秭归的兵马调动,昨日辰时,潘濬将军才开始攻打巴东,之后我一直在秭归城外,姜维……他……是何时派兵将出城?”

“你忘了?两日前,蜀军前来袭我营寨?”

“丞相,蜀军袭营失败后,不是撤回秭归了么?他们如何能到巴东?”孙韶仍有疑惑。

“唉!当时我也疏忽了!”陆逊叹道:“蜀军前来袭营时,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我营寨四周,退去之时,却打着引人注目火把,这是为何?”

孙韶一脸的懵逼,陆逊苦笑着说道:“这正是姜维的“瞒天过海”之计!他袭我营寨后,打着火把撤回秭归的,其实只是一部分,其他兵马已经趁夜西去;连续两日,姜维如法炮制,悄悄地给潘濬下了个套!而我,却还认为秭归城中有三万蜀兵,既派兵未阻截,也未攻打秭归城。”

“原来如此!姜维果然狡诈!”孙韶恍然大悟。

“确实如此!姜维只用了个简单的计谋,就凭空多出一万八千人马,确实精妙!本相又跟姜维学了一招!”陆逊无奈地叹道:“不过,学费太过昂贵!代价是名将潘濬,以及他麾下的两万吴兵!”

陆逊说罢,痛苦地闭上眼睛,心头猛地一颤!

巫县!朱桓!

陆逊倒吸一口凉气,突然站起身,巫县安在否?

朱桓、胡综和李膺占据着巫县的险要隘口,切断永安与巴东、秭归之间的联系和粮草供应,但他们同时也在蜀兵的包围之中。

姜维确实是一个统兵的鬼才!

他的兵力并不占优,却能依靠地形围死朱桓的两万吴兵!

陆逊暗自祈祷,希望这位曾经“破曹仁、斩常雕、俘王双、破曹休”的吴国猛将,能再坚持一段时间!只有这样,自己才有足够的时间拔掉深入吴境的姜维。

然而,这可能吗?


崇德殿内。

“陛下,东吴兵进永安,北伐大军未归,越巂(yuè xī)郡再生叛乱,这该如何是好?”

“越巂郡?拿地图来!”刘闪疑惑地说道,他确实不知道这个郡在什么地方。

刘闪接过地图,仍是一脸的懵逼,索性起身至殿下,来到邓芝身旁问道:“邓将军,这……”

邓芝诚惶诚恐地指着地图说道:“陛下,自丞相平南之后,将南中地区分为越巂、牂牁(zāng kē)、益州、永昌、云南、兴古六郡。其中越巂郡以邛都县为治所,下辖15县,郡内约有6万余户,人口约41万人。”

“有这么多人?还仅仅是越巂郡?”刘闪不可置信地问道。

“陛下,南中六郡一共40多万户,人口总数300万左右!”蒋琬补充道。

在这个时代,被称为“南蛮之地”的南中,竟然有300多万人口?竟然比吴国还多?刘闪大惊之余却在疑惑,诸葛丞相为何没有善加利用这块资源?

刘闪琢磨一会儿,很快就想到了原因:这个时代不像一千多年后,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多民族的观念。不论是秦代还是汉代,统治者的行政、经济中心,都在富庶的关中汉人聚集地区,谁也看不上边远“外族”的这块“不毛之地”。

诸葛亮亦是如此!他始终心系着“北伐中原,复兴汉室”,对南中地区实行的是“自治”政策,除了用南中部分兵员组建过一支“无当飞军”之外,可以说对南中地区不管不顾,只要这里的“蛮夷”不造反作乱就行。

“南中”,指的是云、贵和四川南部,也就是大渡河以南;在一千多年以后,这些地方跟关中和其他地方一样,都属于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主权国家!由此看来,诸葛亮对南中的各种政策是多么的狭隘!

当然,刘闪并不是否定诸葛亮的功绩,他对诸葛亮极为敬仰。刘闪正是有着一个国家多个民族大一统的思想,才不会“嫌弃”这块蛮夷之地。

刘闪发现了这么大块肥肉,对越巂郡的局部叛乱就没那么在意了,心里考虑更多的,是平乱之后的治理措施,绝不能平乱后一走了之!

“如今之计,朕以为,可令附近边城和各郡县严防死守,待北伐大军归来之后再派兵平乱,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刘闪说道,他现在已经习惯了自己是个皇帝。

“陛下,臣以为,平乱之事宜早不宜迟,迟则生变。”蒋琬上前一步说道。

“不知大将军有何高见?”刘闪问道。

“陛下,臣举荐一人,他只需引兵五千,不出一月就能凯旋!”

“何人?”刘闪欣喜地问道。

“关索!”

“关索?”

刘闪一听到关索二字,顿时震惊不已:难道真有此人?

刘闪读过的《三国志》中并无此人,而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关索在诸葛亮南征时短暂地出现过一次,此后再无关索的记载,并且后人都认为《三国演义》的可信度很低。

一千多年后的很多史学家,都认为关羽只有两个儿子:其中关平是他的义子(实为长子),与关羽一同被斩于临沮;关兴是关羽的亲子,诸葛亮北伐时,关兴出任龙骧将军、左护卫使,不久后因病而死。

民间传说《花关索传》中,曾有关索的详细记载:据说关索随诸葛亮南征时,与孟获之女花鬘交锋,花鬘不敌坠马,关索不忍杀害,便放了她一命;后来关索遭擒,由于花鬘钟情于他,于是二人暗订婚约;孟获归顺之后,二人在诸葛亮的撮合下成婚。

然而,这毕竟是民间传说,其间掺杂了老百姓对关羽将军忠义之举的感慨,“关羽还有个活着的儿子”是所有百姓的美好愿望,他们宁愿相信这是真的。

“陛下,正是关索!前将军关羽的三儿子!”蒋琬自信地说道:“关索之妻花鬘正是南王孟获之女,此次越巂的叛乱,并非孟获挑起!只要关索领兵前往,必得孟获相助,平定叛乱将指日可待!”

此时北伐大军未归,能立刻调动的,只有卫戍成都的六千兵卒,个别大臣担心成都的安全并未表态,刘闪未经考虑就命人传关索进殿。

在等待关索的时候,刘闪了解到,现在的关索正当26岁。建安24年(公元219年)关羽遇害,当时,11岁的关索已经练就一身武艺;关索流落荆州时,曾在匪徒手中救过鲍员外的三女儿,鲍家见关索年少有为,便将三女儿许配于他,此女正是传说中的“鲍三娘”。

后来,关索几经周折回到成都,承父之志欲报效汉室,便投于诸葛丞相帐下效力。

由于张苞、关兴早逝,诸葛亮不忍英雄绝后,几次北伐都没让关索同行。其实,不仅仅是关索,几位将军的后人都被诸葛亮赋予“闲职”。

张飞仅存的次子张绍,虽有一身武艺却只担任了武库令;赵云之子赵广、赵统也被要求前去守孝,守孝期满之后,仍然只负责兵器生产的闲职。

进殿拜见后,关索对南征平乱充满信心,刘闪跟诸葛亮一样,也有着相同的顾虑,问其有何要求时,关索大义凛然地表示:将兄长关兴之子关统、关彝托付给李遗照料,除此之外,再无顾虑。

原来,关羽还有一个女儿,她名叫关凤(关银屏),嫁于李恢之子李遗为妻。刘闪得知原委后自然表示同意,同时对关索的忠义十分钦佩。

同时,刘闪也在感慨:大汉有此忠义之士,何愁复兴无望?

就在关索领命而出准备散朝时,刘闪特意让膳房送来鸡汤。众臣得知,这是几十只斗鸡熬的汤后,无不欣喜万分,感激涕零。

喝过鸡汤后,刘闪没忘记巡视武库的计划。

刘闪了解到,生产制造兵器的地方人员非常复杂,考虑到向宠未归,并且卫戍成都的兵卒已被关索带走,刘闪担心自己遇上影视剧中的行刺事件,让黄晧准备了一驾普通的马车,顺利出宫后直奔武库。

诸葛亮在世时,事无巨细都要亲力亲为,本应负责管理宫廷事务和兵器生产、储藏等事务的的“少府”只能处理一些宫内的闲杂之事。

虽然“没有”少府,诸葛亮仍然按照先汉的旧制,设置了“考工令”、“佐弋令”和“武库令”。其中“武库令”专门负责兵器的储存和发放;“考工令”则负责生产刀剑甲胄和攻城器械,“佐弋令”专门负责生产弓弩。

现在的武库令,正是前面提到的张绍,前“车骑将军”张飞的次子。

张绍自然认得刘禅,简单的行礼后,张绍向刘闪介绍了当前各种兵器的数量和性能。

现在的大汉主要以步兵为主,武库内多是刀、剑、长矛、戟、弓箭和弩等常用轻型兵器,现有数量仅够装备1万士卒。

刘闪毕竟来自一千多年后,他对那些近身作战的刀、剑、矛不感兴趣,详细询问了士兵常用的轻弓和重弩的射程。

据张绍的介绍,弓兵常用的普通弓,如果以箭雨的形式呈抛物线射出,其最远距离约在120米左右;如果要精确射击,其有效距离不会超过30米。当然,这只是针对普通士卒,一些臂力惊人的壮卒或将军则另当别论了。

弩比弓箭强得多,但是制造过程繁琐,它的数量也少。弩的张力以“石”为单位,最强的弩张力约为8石,其射程约在280米左右。再强些的则是“蹶张弩”,其射程也不过450米。

这些数据让刘闪有些失望,自己曾看过一些纪录片,里面提到秦、汉时期,有一种射程和杀伤力更强的“床弩”,可自己提出这个词时张绍却一脸的懵逼。

出蜀栈道,狭窄难行,武库内没有大型的攻城器械也在情理之中。另外,刘闪没有见到传说中的“诸葛连弩”和“木牛流马”,心头很失望,怀疑是不是历史记载有误。

刚才与张绍交流的过程中,刘闪感觉到极大的障碍,暗想是不是应该将一千多年后的各种计量单位,如“公斤”、“米”、“牛顿”等等全照搬过来。

回宫的途中,刘闪注意到满大街都有女子在活动,各个年龄都有,并不像自己了解到的“封建社会”。

其实,在先汉以及现在的三国时代,女性相对还比较自由,其地位远远高于其后的许多封建王朝,因为儒家礼教对女性的禁锢教条,还只在初级阶段。

汉武帝时期,他不分尊卑和性别任用人才也是一大执政特色。“三从四德”、“三贞九烈”等思想是从宋代才开始兴起,明、清时期到达顶峰,相对于这些时期,汉代的女子,确实比较幸运。

回宫后,刘闪直奔张皇后所在的永宁殿。

这不是刘闪想看看张皇后有多丑,而是她的弟弟张绍向自己提了个“不情之请”:想为姐姐求一封“废后”的诏书和“休妻”的休书!

历史上可能没有这些记载:朝中现在的张皇后名叫张星彩,她是张飞的大女儿,张绍的姐姐;而那个名叫张星忆的张贵人是张飞的小女儿,是张绍的妹妹。

很明显,张绍已经知道,自己的姐姐虽然身为皇后,却入宫十年未得到宠幸,就算贵为皇后又如何?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载,“少府”应该是下属官员最多的官职,属官有尚书、符节、太医、太官、汤官、导管、乐府、考工、左戈、居室、园匠、东、西织等等。其中很多是宫内杂职,但左戈和考工属军械生产。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