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周婉言崇祯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整顿朝纲,从抄家贼臣开始全本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画凌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周婉言崇祯是军事历史《大明:整顿朝纲,从抄家贼臣开始》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画凌烟”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怎么大明朝这么多老油条!崇祯表面上表扬了张维贤几句,毕竟英国公年龄大了,这要是骂几句,气不过过去了怎么办。崇祯又问:“小公爷,你觉得这红夷大炮如何?”小公爷张之极倒是个脾气有些冲的家伙,他朗声道:“天启六年,袁崇焕以红夷大炮守宁远城,击杀建奴酋首,威震朝野,臣以为红夷大炮是护国利器!”一边的张维贤不停给自己儿子使眼色,但张之极却仿佛......
《大明:整顿朝纲,从抄家贼臣开始全本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一门红夷大炮从诞生到退休,大概要打出去一千多颗炮弹。
崇祯道:“英国公,你觉得这东西如何?”
“回禀陛下,臣以为建奴都是骑兵,骑兵机动性强,移动速度快,这红夷大炮只能守城,想要真正的挫败建奴是不可能的。”
崇祯微微一惊,听张维贤这话,好像很看不起火炮的样子,仿佛心中有横推建奴的战略一样。
崇祯笑道:“那英国公给朕说说,如何挫败建奴?”
“我大明将士各个都是热血男儿,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辽东全体将士前赴后继,建奴顷刻间化作齑粉。”
妈的!
崇祯心里暗骂一句,你英国公好歹也是张辅的后人,怎么跟那些文官一样不要脸了!
这不就跟后世那些键盘侠一个鸟德行么!
嫌这个不行,那个做的差。
让他自己来,肯定是不会的。
不会怎么办?
喊口号啊!
反正口号是要喊的!
崇祯觉得尼玛张维贤也是个老油条,怎么大明朝这么多老油条!
崇祯表面上表扬了张维贤几句,毕竟英国公年龄大了,这要是骂几句,气不过过去了怎么办。
崇祯又问:“小公爷,你觉得这红夷大炮如何?”
小公爷张之极倒是个脾气有些冲的家伙,他朗声道:“天启六年,袁崇焕以红夷大炮守宁远城,击杀建奴酋首,威震朝野,臣以为红夷大炮是护国利器!”
一边的张维贤不停给自己儿子使眼色,但张之极却仿佛没有看到一样。
崇祯倒是乐了,看来这个小公爷倒不是个油腻的人。
等张维贤退休后,军都督的京卫可以给张之极来管,让他和孙传庭相互竞争。
崇祯道:“这东西,给九边军镇每个军镇先来一门,有没有难度?”
徐光启道:“回禀陛下,我朝原本就有火炮制造方法,不过胡人的红夷大炮却是有诸多优点,火器局已经正在研究红夷大炮,还有地方可以改良。”
“这好啊,那个什么,你可以从濠江(澳门)雇佣一些胡人工匠到京师来。”崇祯扫了一眼诸位大臣道,“咱们也不要只顾着自己是天朝就骄傲自满,别人的东西好,就应该好好学,学过来成为自己的。”
徐光启道:“陛下圣明,臣这就去办。”
“对,记得去找吏部领名额。”
“是!”
在场的孙承宗和徐光启,都是坚定的火炮派,在他们看来,火炮是对付建奴最强大的武器。
但他们深怕当今天子对火炮没啥兴趣,就和先帝一样。
但现在看皇帝的态度,似乎对火炮的执着比他们还强,心中不由得高兴起来。
随手,崇祯又道:“这火铳枪,也要换了,朕是不是听谁说过,濠江的胡人,现在有一种枪叫火绳枪,射程和准心都比我大明的火铳要好?”
三眼火铳这东西,搁在明初,那肯定是好宝贝,拿出来可以吊打西方。
可是两百多年过去了,三眼火铳丫的就没有变过。
西方都已经普及火绳枪了,大明现在还抱着三眼火铳不放,也不是个办法啊。
这种时候,不是比情怀的时候,也不是非要死心眼找火铳优点的时候,肯定是哪种好就用哪种!
徐光启更是惊讶,怎么皇帝连火绳枪都知道?
濠江的那些胡人用的火枪确实与大明的不同。
大明的三眼火铳射程仅仅是在六七十米,但火绳枪的射程却是一百二十米到两百米之间。
当然,税收的方式也是要彻底改的。
哪有还靠粮食、布匹来抵税的。
你们怎么不直接把你们官府里的那头驴牵到京师来跟朕说,陛下,快看啊,这是税哦!
以后的税,那都是要用钞票来交的。
当然,这是后话。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让毕自严先做一年,将部分问题先缓和缓和。
但回到崇祯提的最根本的问题,如何将崇祯二年的税,收到三千万两白银?
这里面大头,怕是要靠查偷税漏税瞒报的事。
所以这种事啊,就得把孙承宗一起叫来了。
等毕自严今年把土地测量之后,明年就是一个个查,一个个动刀子的一年了。
那该怎么办?
当然是在崇祯元年开始练新军了!
一切反抗在铁血强军面前,那都是渣渣。
杀一个人不能解决收税的问题,那就是杀一千,一万,十万!
直到乖乖的按照规矩交税!
又与毕自严和孙承宗谈了足足半天,从详细方略到治国理念,不知不觉已经天黑,崇祯留两人吃了晚饭,才放人。
两人同时出了紫禁城,此时阁部的大臣们早就下班了。
毕自严道:“孙阁老,下官以后还得多多仰仗您。”
“毕大人客气了,都是为天子分忧,毕大人这肩上的担子,未必比我轻呐!”
毕自严笑了笑,道:“尽人臣之力。”
这大明朝最头疼的可就是财务了,两人心中都清楚。
做财务的,以后必然会到处得罪人。
第二日,毕自严便开始接手户部之事,先是从山西的案子开始接手起。
结果几天之后,事情居然出乎崇祯的意料。
是好事还是坏事?
当然是好事!
户部尚书毕自严和吏部尚书房壮丽,吵起来了!
这一日从御前听宣,朝臣们统一进了太和殿中。
崇祯道:“有事准奏,无事退朝。”
户部尚书毕自严出列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准奏。”
“陛下,臣近日查看山西案抄家账目,却是发现那王家在此次案件中,家产少了五千两,收入来源是布匹生意和粮食生意,这与去年山西商税征收中核对的数额核对不上,臣怀疑是户部有人在这次查抄案中做了假账,私吞了公款,此乃侍郎失职,臣要罢免户部左侍郎李成名,但是吏部房大人却是不肯,还请陛下圣裁。”
吏部尚书房壮丽立刻出列道:“陛下,李侍郎只不过顶了某人一句嘴,就要被勒令罢官,此乃权臣跋扈做派!”
他说的就是毕自严。
毕自严觉得户部左侍郎李成名在这里面必然是拿了钱的,左侍郎啊,三品大员。
而且不仅仅是这五千两,在很多地方,都找到了做账的痕迹。
毕自严道:“户部账目混乱,山西案更是一塌糊涂,中间至少有十万两的空额,这明显是办事不利!”
房壮丽却道:“前后有误差在所难免,某些人这是趁着新官上任三把火,但这三把火却也不能乱烧,若是诬陷了忠良,岂不是有损陛下圣德。”
这下崇祯立刻就发话了:“房爱卿,朕不是说过么,朕不需要圣德,朕要百姓有饭吃,辽东的将士们也有饭吃。”
“陛下恕罪,臣也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身为吏部尚书,不能眼睁睁看着人胡乱猜忌。”
这吏部尚书是六部当中最特殊的。
为什么说是最特殊的呢?
每一个官员的任免、考核,都是吏部完成的,都需要吏部盖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