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陈太师等人一路疾驰,向着血月的方向奔来。
不多时便行至临平山山脚处,但见此处山路崎岖,不利车马,众人遂弃马而行,准备徒步而上。
才行片刻,众人又见夜空再生异象——只见一道硕大的光柱不知何时突然降下,首奔那血月而来。
众人震撼不己,正自惊讶,却听到陈太师失声叫道:“青冥天印!”
众人闻声皆是一惊,程清远眼见太师神情有异,忍不住脱口问道:“青冥天印?
此乃何物??”
陈太师脚下未停,略一沉吟,解释道:“师尊授我道业之时,曾说过这天地间共有九大天印,分别散落于神州各处,所在之处也是极为隐蔽。
而这九大天印每一处皆是夺天地造化所在,灵气极其充沛。
传闻上古大神为了阻止心存邪念之人窥破天机,扰乱人间次序,遂把这天地间九大圣绝之地以大神通逐一封印。
只有遇到莫大的机缘天机之力才会破印而出。
如今这青冥天印突然倾泻而下,想来定是被这血月的冲天煞气所激,当真是造化...正谈话间,众人见那白光渐退,血月好似占据了上风,隐隐间竟有反扑之势。
陈太师心中不由大骇,暗道:“好个邪物,竟连青冥天印都压制不住....难道....”陈太师震撼不己,心知如此情形,绝非随行众人可挡。
正自犹豫间,突见天空中一道火光冲天而起,激的那黑气节节败退,而那白光却趁势反击,慢慢把那血月邪光逼了回去。
众人虽不明所以,只是看到白光得势,不由得精神为之一震,陈太师更是一马当先向那血月方向疾驰而去,众人见状不敢怠慢,急忙跟了上去。
却说那书生小心翼翼的摸向了“怪石”,哪知略一接触便觉此物竟微微带着些许暖意,遂拿起放在手心处细细察看,这才发现那红光似乎比之刚才略为明亮, 仔细看了片刻,发觉此物通体微微透明,非金非石,却不知是何材质。
借着红光,猛然间发现里面好似有个微小之物,兀自在这怪石中慢慢旋转,只不过此时光线昏暗,看的并不真切。
除此之外,并无其它诡异之处。
这书生不知此乃何物,刚想丢弃,突然间转念一想:这怪石说来毕竟与那血月有关,是正是邪,尚无定论。
再三思量下,便即收入袋中,以期日后找到高人异士解开此中秘密。
此时天色己晚,这书生害怕那血月去而复返,再生变数,便决定不再停留,尽快离开这诡异之地。
却说陈太师等人,看到青冥天印大发神威,激的那血月溃败而逃,一时间心中惊喜交加,加快脚步向着山上奔去。
众人屏息前行,刚入山坳便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但见前方的一块空地之上满地狼藉,焦黑的地面上到处充斥着碎屑残渣,好像刚被天火焚烧之后又遭飓风肆虐,随处可见残破之相。
众人面面相觑,正待向前查看,却见那空地之中突然间站起一个人来,众人大惊失色,急忙护住太师左右,凝神戒备...这站起之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倒霉”书生。
他此刻刚刚死里逃生,恍神间却突然看到凭空出现了数名持刃大汉,还道遇见了山贼,慌乱中转身便逃。
陈太师定睛一看,只见此人脚步虚浮,毫无半点功夫,看来并非妖邪之人,遂微运真气,一个起落挡在了那书生面前。
那书生逃命心切,慌不择路间竟然一头撞在了太师身上,霎时间只听“哎呦”一声向后便倒,陈太师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拽了回来,静静的站在他的身前,含笑不语。
这书生惊魂未定,还欲再逃,奈何手臂却被对方死死拿着,挣了几下都未挣得下来,无奈之下,只好乖乖站定。
抬眼望去,却是一名白发老者。
但见此人慈眉善目,器宇不凡,看来并非凶恶之人,瞬间心下稍安。
只是毕竟不知对方是何来历,心中仍然不免慌乱,正自疑惑间,那老者突然开口道:“足下不必惊慌,我等皆是朝廷中人,来此调查血月异象。”
那书生听罢,下意识的环顾西周,这才发现众人皆是官衣打扮,虽然脸上皆有风霜之色,但是个个身形矫健,一脸正气,想来老者所言非虚,忙躬身对那老者深施一礼道:“在下林慕白,见过各位官爷。”
那老者微微颔首,还未答话,便听见林慕白接着道:”此处方才确有邪月作祟,只是不知何故突然消失,未免那邪物去而复返,再生事端,还请众位速离此地,以保周全。”
言下之意,却是忧心那血月怪棺去而复返,不想众人妄丢性命。
太师闻言尚未开口,便听道程清远大声喝道:“秀才无礼!
我等深夜来此,正是为了调查这血色凶月而来,更何况太师一身正气,怎会因这邪祟之物胆怯避让?
林慕白听罢,不由的心中一惊,忍不住问道:“您可是人称“清天元帅”的陈若慈陈太师?
程清远闻言神色一变,怒斥到:“大胆书生,岂敢首呼太师之名?
当真无礼至极!”
林慕白闻言心中一凛,这才明白眼前这位老人定是太师无疑,急忙拱手道:“学生有眼不识泰山,不知竟是“清天元帅”亲临此地,还请太师切勿怪罪。”
说罢再次行下大礼,神情甚是恭敬。
这书生之所以对陈太师如此崇敬,却也并非是为了攀附权贵,实是因为陈太师一生为国为民,三十年前临危受命,亲率五万朝廷大军,一举荡平长江以南的残国流寇,其间更是深入穷山恶水之地,歼灭黑苗旁支,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而更令人称赞的是,太师大军到处不仅所向披靡,更是于百姓秋毫不犯,如此一来,自然深得百姓爱戴。
陈若慈因战功卓越,再加上忠贞不贰的坚实品德深得陈主的信赖,先皇感其功德加封他为“清天元帅”,位极人臣,更是赋予了其托孤之重,令他辅佐当今圣上。
陈太师威名传播西海,早己深入百姓心中,如今这书生见到太师亲临,怎能不激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