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新年顾红的女频言情小说《三十正道:从谎言开始改变李新年顾红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雾里看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没有啊。”男人好像挺忙的。电话里面有别人说话的声音。张君急忙问道:“顾红那天请客究竟是什么目的?该不会只是炫耀一下高升吧?”过了一会儿,才听男人说道:“炫耀什么?只不过随便聚聚。”张君笑道:“难道你不知道人家当行长了吗?”男人说道:“前两天才听说。”顿了一下,笑道:“怎么?难道你后悔那天没去拍马屁?”张君嗔道:“拍马屁?我犯得着吗?我又不找她贷款。”“那你问这么多干什么?”男人说道。张君犹豫了一会儿,压低声音说道:“王翰,你仔细想想,那天饭局上是不是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王翰沉默了一会儿,疑惑道:“没什么不正常啊,你什么意思啊。”张君好像有点犹豫不定,迟疑了好一阵,最后小声道:“刚才顾红的老公莫名其妙跑来我这里打听那天饭局的事情。...
《三十正道:从谎言开始改变李新年顾红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没有啊。”男人好像挺忙的。电话里面有别人说话的声音。
张君急忙问道:“顾红那天请客究竟是什么目的?该不会只是炫耀一下高升吧?”
过了一会儿,才听男人说道:“炫耀什么?只不过随便聚聚。”
张君笑道:“难道你不知道人家当行长了吗?”
男人说道:“前两天才听说。”顿了一下,笑道:“怎么?难道你后悔那天没去拍马屁?”
张君嗔道:“拍马屁?我犯得着吗?我又不找她贷款。”
“那你问这么多干什么?”男人说道。
张君犹豫了一会儿,压低声音说道:“王翰,你仔细想想,那天饭局上是不是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
王翰沉默了一会儿,疑惑道:“没什么不正常啊,你什么意思啊。”
张君好像有点犹豫不定,迟疑了好一阵,最后小声道:“刚才顾红的老公莫名其妙跑来我这里打听那天饭局的事情。
据他说顾红那天搞聚会的借口是外地来了一个同学,叫邓总,可咱们同学里面哪有姓邓的?我觉得他好像对这个邓总有所怀疑。”
“怀疑什么?”王翰问道。
张君嗔道:“哎呀,你自己不会去想?”
王翰沉默了一会儿,吃惊道:“怎么?难道她老公怀疑顾红外面有男人?”
“就是这个意思。”张君低声道。
“不会吧。肯定是你想多了,他们两口子感情好着呢。”王翰狐疑道。
张君哼了一声道:“你怎么知道?你连她老公都不认识。对了,他还问我们同学里面有没有当老师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王翰迟疑道:“你该不会是神经过敏吧?”
“神经过敏?”张君说道:“这种事他为什么不直接问他老婆?有必要大老远跑来问我吗?再说,我跟他也不是很熟,就是吃过一次饭,帮过一次小忙。”
王翰好一阵没说话,最后小声道:“张君,这种事还是别瞎掺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反正顾红在外面有没有男人也不关咱们的事。”
张君嗔道:“谁瞎掺和了,我这不是跟你闲聊吗?”
王翰说道:“那这个话题就到此为止吧,人家顾红现在是行长了,可别传出什么是非来,大家都是同学,就算真有这种事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张君嗔道:“这还用你教?问题是他老公好像是瞒着顾红在查这件事,你说,要不要私下给顾红打个招呼?”
男人急忙说道:“张君,你可别乱来,我还是那句话,别瞎掺和,他老公折腾那是他的事情,你可千万别插一只脚。”
张君长长出了一口气,说道:“你就放心吧,我又不傻,哎呀,光顾着跟你说话了,我还约了一个客户呢。”
挂断手机,张君坐在那里直愣神,良久,嘴里嘀咕了一句:插一只脚。
顾红出国的当天晚上,李新年回到家里的时候,却有种莫名的孤独感。
这种孤独感倒也不仅仅因为家里冷冷清清、老婆不在身边,反倒是一种精神和灵魂上的孤独。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离开的有可能不仅仅顾红的人,也许还有她的心。
李新年和顾红结婚的最初两年可以说是夫妻关系最亲密的时期。
那时候顾红也只是银行的一名普通职员,基本上朝九晚五,反倒是李新年为了生意整日奔波,往往都是顾红在家里做好了饭菜等着他回来。
可随着顾红在银行角色渐渐的变化,蜜月期就慢慢结束了。
尤其是顾红当了副行长之后上下班就没有固定的时间了,不仅业务繁忙,而且还有数不尽的应酬和饭局,有时候回到家的时候李新年都已经上床了。
不过,即便如此,也没有影响两个人的亲热时间。
当然,顾红偶尔也有出差的时候,但基本上也就一两天,而李新年也忙于自己生意,这种短暂的分离对他基本上没有丝毫影响。
可几天,李新年却忽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孤独感。
已经在外面吃过了晚饭,李新年一进屋就直接走进了书房,拿出笔记本电脑,插上优盘。
从老婆手机里窃取的资料还没有研究完呢,除了长长的通信录之外,还有从顾红手机里导出的微信聊天记录。
说实话,他早就有点迫不及待想看看老婆每天和微信好友都聊点什么,只是信息量过于庞大,暂时还没有顾上。
且不说这是为了搞清楚老婆是不是红杏出墙,单单是偷窥妻子的秘密这一点已经足够令人兴奋了。
所以,他要找个完整而又隐秘的空间和时间来研究顾红的微信聊天记录。
不过,他对顾红的微信群没有多大兴趣,因为他不认为老婆会在群里面发布什么敏感信息,他感兴趣的是顾红的个人聊天记录。
顾红的微信联系人和手机通信录一样长,起码有两百多人,他可没耐心把所有的聊天记录都看一遍,也没那个必要。
所以,他还是采用查看通话记录相同的办法,查看最近一段时间跟顾红聊天的人以及聊的内容。
排在微信最前面的十个好友意味着是最近跟顾红聊过天的人。
这十个微信好友分别叫:A老峰头、大个子168、丁丁、虚怀若谷、奋斗五年、鹰之、自强不息、阿福、宁静致远、放歌和。
不过,最先引起他注意的是这个名叫大个子168的人,因为这个微信账号他很熟,一看头像就知道是谁。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生意上的搭档徐世军,一米六八的“大个子”。
李新年对顾红和徐世军加微信好友倒不奇怪,毕竟两家人之间都很熟。
何况他自己也有徐世军老婆余小曼的微信,余小曼的账号叫往事随风,也不清楚她都有些什么往事。
并且他也不会怀疑顾红和徐世军之间有什么暧昧,他压根就不信顾红会看得上徐世军,可他对两个人谈些什么照样怀有浓厚的兴趣。
事实证明,顾红虽然加了徐世军的微信,可他们之间显然没什么可聊的,一年时间总共聊过三四次。
其中一次是徐世军给顾红发了一张漂亮女儿的照片,李新年怀疑这小子有炫耀的嫌疑,因为自己和顾红直到现在都没有孩子。
另一次是因为顾红联系不上自己才主动给徐世军发了一条消息,剩下的只有最近一条消息了。
操,该不会真的是老牛吃嫩草吧?
李新年不禁想起了微信中顾红和虚怀若谷的对话。
虽然其中没有一丝的暧昧成分,可总觉得两人之间的关系似乎有点过于熟络了。
毕竟,杜秋谷不仅是长辈,而且还是顾红的上司,下属跟上司说话总要有点分寸吧。
妈的,除非杜秋谷是谭冰的老情人,否则,也不能排除嫌疑。
就算不是杜秋谷,这个人有可能就隐藏在出国考察的人员之中,要不然顾红带着一条丁字裤漂洋过海穿给谁看呢?
正说着,周继云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接通手机之后,她站起身来,一边说话,一边走到了窗口。
李新年趁着这个机会,凑过脑袋看了一眼刚才周继云看过的那份文件,封面上的几个大字果然跟出国考察有关。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李新年抬头瞥了周继云一眼,见她还面朝着窗外接电话,急忙翻开了文件。
第一页上是一些文字,并没有人名。
他迅速翻到了最后一页,果然看见了一个表格里列着一份名单,并且还附带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
他一目数行地把名单快速浏览了一遍,差不多近用了不到十秒钟,正好周继云转过身来。
他急忙把茶杯往桌子上一放,说道:“周阿姨,不打搅你了,我还有点事先走了。”
周继云笑道:“那我就不留你了,谢谢啊。”
送走了李新年,周继云回到办公室,盯着那份文件注视了一会。
显然,李新年刚才不寻常的举动还是被她发现了。
“这两口子搞什么鬼?” 周继云自言自语地嘀咕道。
李新年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银行大楼的,等坐进了车里面,轰轰作响的脑子才稍稍清醒了一点,不过,胸口却剧烈起伏着,显示出内心的波澜壮阔。
王涛!这个狗娘养的,果然是他!终于抓住你的狐狸尾巴了。
原来,在刚才那十秒钟的时间里,李新年清楚地看见了那份名单中王涛的名字,工作单位是宁安市金融监督管理局,职务是巡视员、副局长。
只是后面的联系电话没有看清楚,但他可以肯定跟自己现在掌握的号码不一样。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一个人有两部手机也不奇怪,搞了半天,顾红这个所谓的同学并不是外地来的,其实就在本市工作。
也许王涛确实是顾红的同学,但他明明在本市,顾红为什么要撒谎呢?
就凭顾红对自己撒谎这一点来说,她就摆脱不了嫌疑,如果真是见外地来的同学,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跟自己说,有必要撒谎吗?
不用说,肯定是心里有鬼,所以才编造了一个谎言。
李新年摸出一支烟点上,深深吸了一口,嘴里喃喃自语道:邓总是个女的,但从张君那里已经证实她不是顾红的同学,所以可以排除一切嫌疑。
杜老师如果真是杜秋谷的话,倒是有点嫌疑。
但他也不是顾红的同学,并且年龄偏大,此外,那天杜秋谷晚上还给顾红打过电话,由此推断他们白天应该没有会过面。
现在最大的嫌疑人就是王涛,甚至都不算嫌疑人,应该说证据确凿。
他那天约顾红在茶楼见面,而顾红不仅对自己撒谎,还偷偷沐浴更衣,然后穿着一条丁字裤去赴约。
李新年见张君误解自己,顿时反应过来,急忙掩饰道:“那就算了,我原本还想找他帮个忙呢。”
张君笑道:“你在外经贸委有什么事情找我啊,我认识他们主任呢。”
李新年惊讶道:“是吗?怎么不早说?那什么时候把主任叫出来一起坐坐?”
张君嗔道:“那也要先让我知道你找他帮什么忙啊。”
李新年敷衍道:“我们现在也做点外贸生意,不知道能不能通过外经贸委拉点生意。”
张君说道:“那好吧,抽空我联系一下,看看他什么时候方便。”
吃过午饭之后,张君就回证券公司去了。
李新年回到办公室,点上一支烟坐在那里整整发呆。
在搞清楚了上个星期天给顾红打电话的是此王涛而非彼王涛之后,他觉情况又变得复杂起来。
如果那天顾红在酒店见的是外经贸委的王涛,那他们应该是属于同学之间的偷个情,也许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勾搭上了。
可这个王涛不是出国考察团的成员,那顾红带走那条丁字裤又怎么解释呢?
那天给顾红上午给顾红打电话的有三个人,分别是王涛,杜老师,邓总。
现在邓总已经被排除了,而杜老师应该就是杜秋谷,从他们两次通话的情况来看,白天应该没有见过面,剩下的最大嫌疑人还是这个王涛。
妈的,这个王涛只不过是外经贸委的一个小科长,连张君提到他的时候语气中都有点不屑,他凭什么诱惑自己的老婆?
难道他有潘安之貌、宋玉之才?操,哪天老子倒要见识见识。
心里虽然发狠,似乎已经认定王涛就是自己的情敌似的,但有一个疑团却一直在脑子里盘旋:顾红的同学王涛在国内,她为什么带着一条丁字裤出国呢?
李新年从来没有养过花花草草,自然对兰花也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价格越高品种自然就越名贵。
花木市场里面有几家商户专门出售盆栽兰花,价格从几百到几万,甚至还有价格高达十几万的,这倒是让他开了眼界。
在市场转了一圈之后,李新年最后选了一盆两千元左右的兰花买下来,对于花木来说,这个价位既不能说便宜,也不能说贵,做为一般的礼物应该拿得出手了。
李新年一直都非常羡慕岳父顾百里的祖上留下的那栋四合院,幻想着今后自己也能拥有这么一栋。
在他看来,住四合院和住楼房有着天壤之别,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绝对不是把自己悬在水泥阁楼里所能比拟的。
当然,拥有这么一栋四合院也是身份的象征,起码证明祖上在这座城市里曾经拥有的地位。有一天他把自己的梦想告诉了顾红,结果就落了一个觊觎岳父财产的罪名。
然而,当李新年见到老中医潘凤家那栋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的时候,马上就有了小巫见大巫的感觉。
首先,潘凤这栋四合院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可以说基本上属于宁安市南郊的风景区。
这里有山有水,周围生长着大片的毛竹林,除了鸟鸣,几乎听不见一点城市的喧嚣。
其次,这栋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的占地面积也让顾百里的那一栋相形见绌,起码相差两三倍都不止。
再看看那扇气派的大门以及大门上雕梁画栋的牌楼,李新年觉得岳父的老宅子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栋普通的民房。
李新年笑道:“派出所所长也不错啊,起码独当一面,如果是我的话,我宁可当所长也不去当那个副局长。”
姚鹏摇摇头说道:“你是生意场上的人,有些事不了解。”
李新年摆摆手说道:“好了,咱们扯点别的,我今天来的主要目的是想向你了解一个人的情况。”
“什么人?”姚鹏问道。
李新年笑道:“这个人可是大大的有名,他的公司的总部就在你的辖区呢。”
姚鹏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说道:“你是说泰源集团的赵源?”
李新年放下筷子说道:“你一猜就中,正是赵源。”
姚鹏疑惑道:“你打听他干什么?”
李新年笑道:“还能干什么?像我们这种小公司当然也想找颗大树乘乘凉,现在有个难得的商机,只是我对赵源这个人一无所知,想了解一下他的基本情况。”
姚鹏笑道:“那你可找错人了,赵源是什么人?我一个小小派出所所长也攀不上他呀。
虽然久闻大名,可也只是在媒体上见过,实际上连人家的真容都没有见过,即便知道点情况,也是道听途说,对你的生意应该没有什么帮助。。”
李新年递给姚鹏一支烟,自己也点上一支,一副感兴趣的样子说道:“道听途说也行啊,反正就是闲聊吗?”
姚鹏深深吸了一口烟,慢慢吐出烟雾,若有所思地说道:“这从哪里说起呢?”
李新年笑道:“想到哪里说哪里,我又不是新闻记者采访你。”
姚鹏想了一下说道:“坊间有关赵源的传闻很多,其中为人熟知的也就是有关他的发家史,你是生意场上的人,应该都听说过吧?”
李新年笑道:“我听说的可能跟你不是一个版本,反正也是闲着,你说说看。”
姚鹏犹豫了一下说道:“据说赵源早年也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个体户,在南门大街有个小商铺,店里面几乎什么都卖,从服装到小家电再到小五金商品,说白了就是个二道贩子。
他的名字第一次为人熟知应该是他承包华南海鲜市场的时候。
那时候市场管理比较混乱,一些小混混在那里收保护费,赵源的一帮手下跟这些小混混发生了一次激烈的冲突,结果是一死伤,赵源为此还在牢里面待了将近半年。”
李新年惊讶道:“赵源还坐过牢?这倒是第一次听说。”
姚鹏说道:“幸亏那天他自己没有出马,否则就不是半年的事情了。
不过,这一次事件反倒让赵源出了名,从那以后也没人敢招惹他,市场的生意也越来越兴旺,赵源自然也就财源广进了,据说赵源第一桶金就是在华南海鲜市场赚到的。”
李新年皱皱眉头说道:“怎么给人的感觉好像赵源早年是道上的人啊。”
姚鹏点点头说道:“这么说也未尝不可,实际上目前赵源手下的几个亲信都是早年跟随他打打杀杀的兄弟。
据我所知,其中起码有两个被公安机关处理过,只不过眼下都鸟枪换炮了,一个个西装革履的都成了大老板。”
李新年插话道:“我怎么听说赵源的老婆家里好像有点背景。”
姚鹏说道:“那当然了,如果赵源不是后来娶了蒋玉佛的话,应该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李新年故作不知道:“这个蒋玉佛究竟有什么背景?”
姚鹏说道:“说起来蒋玉佛倒也没有什么背景,问题是她的身后有一位财神爷,这才是赵源最坚强的后盾。”
等李新年把徐世军发给顾红的最后这条消息看完,顿时就明白徐世军的微信账号为什么会排在前面了,并且气的把徐世军的祖宗八代都问候了一遍。
原来,就在顾红外出会同学的那天晚上,徐世军通过微信联系了顾红。
大个子168:嫂子,(李新年比徐世军大几个月)公司出事了。
温暖如初(顾红的微信名):出什么事?
大个子168:我们从韩国进口的一批化妆品被海关查扣了。
温暖如初:怎么回事?
大个子168:报关手续上出了问题。
温软如初:那你赶紧和老旦联系啊,跟我说有什么用?他在家呢。
大个子168:我正要给他打电话呢。
聊天到此为止,顾红再没有理会。
看看微信显示的时间,果然是在徐世军那天晚上给他打电话的前几分钟。
这狗娘养的,公司出事先不跟自己联系,居然先向顾红汇报,也不知道这混蛋什么意思?难道想献殷勤?
好在顾红的回复证明这里面倒不像有什么阴谋,只是徐世军有动机不纯的嫌疑,顾红总不至于暗中吩咐过他有事先向她汇报吧。
妈的,那天还以为是大姨子嘴长呢,现在看来是冤枉她了。
李新年愤愤地点上一支烟,然后就按照顺序开始查看聊天记录。
说实话,他也没有心思查看所有的内容,而是只查看最近一个星期的记录,即便这样,他也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看完。
没有发现任何让他感兴趣的内容,或者说任何有关顾红在外面找男人的蛛丝马迹。
首先A老峰头多半是顾红的同学或者关系很好的朋友,应该是个女人,并且应该还是闺蜜之类的,因为其中一条内容涉及到女性的生理期。
她们的聊天记录简直翻不到头,所有的内容无非是东家长李家短、哪个地方衣服打折、哪家饭店的菜味道好、最近腰又粗了一圈等等女人之间的私房话,加上一些转发的内容和评论。
剩余的丁丁、奋斗五年、鹰之和依依等要么是顾红银行的同事,要么就是关系比较好的朋友,要么是银行的客户,聊的内容也很平常,没什么特别的东西。
李新年猜测这些人他可能都认识,只是在微信里使用了化名。
虽然没有发现顾红在外面找男人的蛛丝马迹,但有两个人还是引起了他的兴趣,一个是依依,另一个是虚怀若谷。
之所以对依依感兴趣,是因为她在最近和顾红的一次聊天中提到了一个敏感的问题。
温暖如初:你明天上班吗?
依依:在啊。
温暖如初:我想过去做个妇科检查。
依依:什么毛病?
温暖如初:也没什么毛病,就是例行检查。
依依:捂嘴偷笑的神情。是不是准备要baby了?
温暖如初:有这个想法。
依依:也该要了,你都二十八了吧,别看相差两岁,但三十岁之前和三十岁之后有着本质的区别。
温暖如初:什么本质区别?
依依:明天见面再跟你说。
从这段对话来看,这个依依好像是个大夫,再看看对话的日期,差不多是在一个月之前,看完这段对话,李新年心里又开始质疑自己了。
既然顾红都有了和自己生孩子的打算,外面怎么会有男人呢?
如果她对自己有了异心怎么会跟自己生孩子呢?
然而,想起顾红那天的反常表现,心里又不禁矛盾重重,心想,难道是一夜情?或者是偶尔玩玩、调剂一下口味?或者是受到了那个男人的引诱?
且先不下结论,一切都必须用事实说话,既然发现了疑点,那就必须彻底搞清楚,否则这块心病永远也无法消除。
李新年顿时觉得自己就像是在侦破一个迷雾重重的疑难案件,点上一支烟,又开始了伏案工作。
虚怀若谷这个微信名一看就像是男人,并且头像用的是一根手杖,似乎也象征着权杖。
顾红和这个人加微信的时间应该不会太长,所有聊天的字数不超过一千个字,没有音频聊天记录。
李新年猜测这个人年纪应该不会太年轻,并且有可能还是顾红的上司,这从他们寥寥无几的几次对话可以看出来。
而李新年感兴趣的是顾红在和这个人的一次聊天中谈到了她正在写的那篇论文,聊天时间距今将近四个多月,也正是顾红为发表论文而心烦意乱的时候。
并且这也是他们之间最长的一次聊天,也是最后一次聊天。
温暖如初:又退稿了。
虚怀若谷: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温暖如初:这么说你早就猜到了。我都不知道修改了多少遍了。
语气似乎带点幽怨?
虚怀如谷:如果你继续闭门造车的话,修改一百遍也没用。
温暖如初:你不是跟主编很熟吗,难道就不能帮我说句话?
虚怀若谷:《财经》可不是一般的刊物,要想在上面发论文,要么有名,要么论文确实有分量,你占据了哪一条?
温暖如初:流泪的表情。这么说没有一点希望了?你难道就不能抽点时间帮我修改修改吗?如果能发表的话就署我们两的名字。
虚怀若谷:我可丢不起这个人。
温暖如初:愤怒抓狂的神情。你什么意思?
虚怀若谷:我不是已经给你指明了一条出路吗?
温暖如初:这么干不太合适吧?万一以后走漏了风声,岂不是一桩丑闻?
虚怀若谷:大家都这么干,各取所需,闹出风声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这样吧,你就谦虚点,上门虚心请教一下,我唯一能帮你的就是找个合适的时间给她打个招呼。能培养一个年轻人对她来说也不是坏事。
温暖如初:哎,烦死了,我再想想吧?对了,最近来宁安市吗?
虚怀若谷:说不定,你在好好想想,时间不等人啊。对了,代我问候你母亲。
温暖如初:别假惺惺的。
聊天到此戛然而止。
李新年顿时疑云大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