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精英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崇祯唐通无删减全文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崇祯唐通无删减全文

文盲写小说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黄蜚好不容易明亮的眼睛再次黯淡下去。完了,没辙了。等等...黄蜚的双眼重新燃起了希望:“刘都督,既然刘泽清早晚要与太子殿下见面,让殿下身藏利器,到时候趁其不备进行偷袭怎么样?”刘文耀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对朱慈烺拱手施礼:“麻烦太子殿下与臣演练一番。”朱慈烺点点头,站起身。刘文耀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起一把折扇,递到朱慈烺手中。对他说道:“太子殿下,现在臣就是刘泽清,您还是太子。现在臣向您施礼,您想办法一刀杀了我。”朱慈烺点头接过折扇。在刘文耀单膝下跪的瞬间,朱慈烺拿着折扇的手臂先是向后弯曲,随后蓄力向前猛刺。刘文耀甚至没有用手格挡,身子轻轻一侧便躲过了攻击。顺势抢过折扇,抵在了太子的脖子上。黄蜚看罢顿时心灰意冷。太慢了!太子的动作在他眼里慢...

主角:崇祯唐通   更新:2024-11-19 11:1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唐通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崇祯唐通无删减全文》,由网络作家“文盲写小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黄蜚好不容易明亮的眼睛再次黯淡下去。完了,没辙了。等等...黄蜚的双眼重新燃起了希望:“刘都督,既然刘泽清早晚要与太子殿下见面,让殿下身藏利器,到时候趁其不备进行偷袭怎么样?”刘文耀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对朱慈烺拱手施礼:“麻烦太子殿下与臣演练一番。”朱慈烺点点头,站起身。刘文耀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起一把折扇,递到朱慈烺手中。对他说道:“太子殿下,现在臣就是刘泽清,您还是太子。现在臣向您施礼,您想办法一刀杀了我。”朱慈烺点头接过折扇。在刘文耀单膝下跪的瞬间,朱慈烺拿着折扇的手臂先是向后弯曲,随后蓄力向前猛刺。刘文耀甚至没有用手格挡,身子轻轻一侧便躲过了攻击。顺势抢过折扇,抵在了太子的脖子上。黄蜚看罢顿时心灰意冷。太慢了!太子的动作在他眼里慢...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崇祯唐通无删减全文》精彩片段


黄蜚好不容易明亮的眼睛再次黯淡下去。


完了,没辙了。

等等...

黄蜚的双眼重新燃起了希望:“刘都督,既然刘泽清早晚要与太子殿下见面,让殿下身藏利器,到时候趁其不备进行偷袭怎么样?”

刘文耀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对朱慈烺拱手施礼:“麻烦太子殿下与臣演练一番。”

朱慈烺点点头,站起身。

刘文耀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起一把折扇,递到朱慈烺手中。

对他说道:“太子殿下,现在臣就是刘泽清,您还是太子。现在臣向您施礼,您想办法一刀杀了我。”

朱慈烺点头接过折扇。

在刘文耀单膝下跪的瞬间,朱慈烺拿着折扇的手臂先是向后弯曲,随后蓄力向前猛刺。

刘文耀甚至没有用手格挡,身子轻轻一侧便躲过了攻击。

顺势抢过折扇,抵在了太子的脖子上。

黄蜚看罢顿时心灰意冷。

太慢了!

太子的动作在他眼里慢的出奇。

到时候非但刺杀不成,反而会解锁送货上门的成就。

不行,还是不行。

安排其他人刺杀也不现实,刘泽清知道自己的行为让朝廷不爽,对朝廷的人会处处设防。

不用多,只需安排十几个亲兵围在身旁,想偷袭也无从下手。

良久,一直没说话的朱慈烺发话了:“两位,我有一计,不知行不行?”

他已经从懵逼的状态中醒了过来。

之前躲在父皇的羽翼下,外面的风吹不进,雨淋不到。

以为大明江山像紫禁城的城墙那般坚固。

走出皇城离开京师,没了父皇的庇护,他终于意识到现实是多么残酷。

一路走来,路遇之人皆有菜蔬之色。更有饿殍载道易子而食的情况发生。

看惯了金银玉带的他瞬间被吓懵了。

本想找人开导一番,但左看右看之后选择了放弃。

他不能把自己柔弱的那边展现出来,否则会被朝臣和勋贵抓住弱电。

时间长了,他这个大明储君会被那些勋贵朝臣玩弄于股掌之间。

此时此刻必须靠自己!

见太子发话,刘文耀和黄蜚立刻看向他,眼神恭敬。

“殿下请讲,臣等洗耳恭听。”

“离开京师前,父皇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天干地燥用火药!这一路我也没搞清楚是什么意思,现在好像明白了。”

......

午夜。

铁门关的守卒发现有一道亮光从远处快速逼近。

守卒不敢怠慢,急忙将同伴喊醒,躲在垛口后仔细观察。

随着灯光渐近,守卒发现是一个骑马的人手里拿着一盏气死风灯。

借着灯光可以看到此人穿着明军制式的盔甲。

眼看来人接近城门,一个守卒张弓搭箭并喊道:“来人止步,再往前就射箭了!”

骑马人勒住缰绳,战马停止前进。

“别射箭,自己人!在下张远,是山东总兵刘泽清刘大人的属下,奉旨来铁门关护送太子殿下去往南京。”

“这是刘总兵的公文!”说着,张远伸手从怀里拿出一封信,拼命挥舞。

(PS:明代公文名称特别多,为了方便阅读以公文代替。)

城墙上的守卒见状迟疑片刻后大喊:“将公文放入篮中,随后退到二十步外。”

随后,守卒将一个篮子用绳子绑好,将篮子沿着城墙下放。等张远将公文放到篮子里面后,拽着绳子往上提。

张远后退二十步的同时,开始对铁门关进行侦查。

城墙上的守卒比往常多,旌旗也多了不少。虽然看不清他们的面目,但凭感觉不是原来的守军,大概率是太子带来的人。



“是怕朕不还钱,还是盼着大明灭亡?”


“怕...怕陛下不还钱!”张缙彦已经顾不得许多了,心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再不说就没机会了。

“不,你不是怕朕不还钱,而是心里盼着大明灭亡。只有大明朝灭亡了,朕才会还不起这点钱。”

“你以为朕定你贪墨之罪只是说的银子吗?你贪得不止是银子,还有你的仕途,你的狗命!据朕所知,你早已私通流贼,做了他们的走狗!”

“流贼二月克太原,俘虏晋王朱审烜,杀害巡抚蔡懋德,你谎报军情说太原尚在固守!让朕延误了召吴三桂勤王的旨意。”

“同是二月,流贼在宁武关与我军激战数日,以伤亡七万的代价攻陷宁武关,周遇吉和七千将士力战而亡。”

“你再次谎报军情说流贼败退宁武关!让朕错失了在京师募兵备战的时机。”

“屡次谎报军情,你对得起朕的恩典吗?你对的起京师百姓吗?你对的前线厮杀的将士吗?你对得起我大明子民吗?”

“你说!”

崇祯一连串的怒火让整个西四牌楼无比安静。

朝中虽然只有一个张缙彦,与张缙彦相同想法的人占了十之七八。

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朝中百分之七十的官员都投降了。他们不在乎谁是天子,只在乎自己能不能当官,有没有办法捞钱!

看着怒火中烧的皇帝,百姓们先是安静,随后爆发出热烈的呼喊声。

“万岁爷,杀了他!”

“张缙彦必须死,还大明将士一个公道!”

“杀了他!杀了他!杀了他!”

无数百姓在远处尽情的嘶吼着,发泄着。皇上的话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当官的贪钱只是表象,表象后面藏着他们最肮脏的内心:包庇,栽赃,陷害,恐吓,打压,逼迫,甚至杀人!

张缙彦被百姓们的反应吓坏了,他跪在地上不停地颤抖。

崇祯死死的盯着他,问道:“朕问你,你认罪吗?”

“臣...冤...冤枉。”张缙彦死鸭子嘴硬。

话还是那句话,但语气早已不如刚才那般坚定。

崇祯冷冷一笑,吩咐道:“张缙彦贪墨军饷,谎报军情,欺君罔上,投敌叛国,其罪当诛!”

“来人,将张缙彦验明正身,五马分尸,灭三族,抄没的家产押往户部充作军饷。”

“朕的判罚,可还公正?”崇祯眯着眼,问那个贡生。

贡生低着头,声音颤抖:“陛下...学生知错了。”

“好,回去后抄写一百遍大明律。”

“遵,遵旨。”

国子监的贡生像是丢了魂一样跑到人群中消失不见。

读书人的事用书解决。

一个小小国子监贡生根本提不起崇祯的兴趣,而且守城的时候还要重用这些人。

随着一声声惨叫,数十颗人头落地,张缙彦三族被灭。

整个西四牌楼血气冲天,腥臭夹杂着铁锈味扑面而来,让人害怕之余又有些莫名的兴奋。

崇祯目光落到王正治身上,他提高嗓音问道:“王正治,你可认罪?”

王正治已经被吓瘫了。

他整个人如一滩烂泥瘫在地上,大小便失禁,附近的人纷纷作呕。

“陛下,臣认罪,求陛下恕罪!”

“罪臣知错了,求陛下放过罪臣!”

“陛下,臣知错了,看在臣为国操劳的份上饶了臣的家人。”

崇祯冷笑:“朕如果饶了你的家人,那些死去将士的家人又该如何看朕?”

“他们在缺饷少粮的情况下尚且浴血奋战,你后方干什么?”

“你先任太仆寺卿,后任户部侍郎,在任时徇私舞弊,贪墨军饷,欺君罔上,妖言乱政,罪大恶极!”



史书记载最早的手投弹药来自宋朝咸平三年,中国历史上火枪的发明者唐福

向宋真宗贡献了初版手雷。

焦勖第二个回过神儿来,他拱手道:“陛下,臣心中已有手雷的雏形,就是不知与陛下心中所想是否一致。”

汤若望最后一个反应过来,他操着一口流利的官话说道:“大明皇帝陛下,臣好像知道什么是手雷了。”

崇祯愣了下,他被汤若望的口音震惊了。

六个字形容:那叫一个地道,只听声音还以为对方是个老北京。

北京话并非形成于满清,源头可以追溯到元朝甚至辽金时期。靖康之变后女人真说汉语并和燕云地区汉人语言融合,可以算是现代北京话的源头。

汤若望继续说:“手雷如果制作得当是可以用在战场上的。”

“详细说说。”

汤若望没说话,看向工部尚书范景文。

不能抢领导风头,这点人情世故他还是懂得。

“臣心中有个想法,不知与陛下口中的手雷是否一致。”工部尚书范景文低着头说道。

“此物制作过程不难。”

“对,比爆竹略微麻烦一些。”崇祯补充道,“现在能做吗?”

“臣可以让他们试一试。”

“快去试,朕在这儿等。”

得到崇祯的允许后,范景文带着焦勖和汤若望急匆匆离开,走向军器局旁边的院子。

工部不缺火药,更不缺工匠和材料。

不到两刻钟的时间,范景文带着焦勖和汤若望走了回来。

范景文走在最前面,他左右手分别托着一个小号爆竹,高约二十厘米,直径目测也有二十厘米。

汤若望走在第二位,他左手托着一个小号爆竹,右胳膊夹着一个中号爆竹,高度和直径都比小号爆竹粗了十公分左右。

焦勖走在最后面,他双手抱着一个超大号的爆竹。高约六十厘米,直径差不多有五十厘米。爆竹十分沉重,以焦勖的力量抱着也有些吃力。

锦衣卫见状顿时大惊,纷纷抽出腰刀拿出弓弩,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为首的锦衣卫千户正要上前拦截被崇祯挥手制止,“不用检查,让他们过来。”

“陛...陛下,臣怕他们三人有不轨之举。”

“没事,你们暂且退去,朕要和他们商议秘事。”

“遵,遵旨!”锦衣卫千户不放心的一步三回头,用眼神警告范景文不要做出僭越之举。

如果崇祯出现意外,他们这些人的三族都会成为殉葬品。

范景文率先把手雷放到旁边的石桌上,另外两人照做后依次摆开。

范景文指着最大的爆竹说道:“陛下,这是臣做的小号手雷,从里往外依次是火药,硬纸,铁珠,硬纸。重四斤八两(明代一斤约596克),捻信长五寸,点燃五息后爆炸。”

崇祯尝拿在手里掂了掂,分量不轻,普通人扔出十几米远已是极限了。

平原野战肯定不能用,稍有不慎就会做出杀敌一千自损九百的举动。

对守城来说足够了。

居高临下,扔下去就能伤人。

不过...刚从鼠疫中缓过来的老百姓有力气吗?

他指着手雷问道:“范尚书,京师新招募的兵士扔的动吗?”

范景文怔了下,想起了兵部募兵的要求:能拿起砖头者皆可招募。

怪不得兵部要求如此低,原来陛下早就想到了用手雷御敌。

一块砖头(土坯)重约十六七斤,能拿起砖头的人肯定能拿起手雷。


周皇后一惊,以为崇祯要做肌肤之亲,虽然十多年夫妻,但是当着百十个来个宫女太监,做如此亲密的动作还是第一次。


她不敢反抗,白皙的脸蛋顿时一片潮红。

崇祯嘿嘿一笑,附在她耳旁说道:“梓童,借你头上的发簪一用。”

嗯?

周皇后的脸更红了。

国家危难之际,她竟然胡思乱想,该死该死!

崇祯缓缓从周皇后头上取下发簪,轻轻拍了下她的后背。

周皇后浑身一颤,不知道崇祯要干什么。

崇祯向王承恩递了个眼神,王承恩秒懂。

“小崽子们,抬起你们的头,皇爷有话说。”

一众宫女太监愣神过后,纷纷抬起头。

崇祯身穿罩甲,里面套着红黄相间的团纹圆领袍,祥云红纹交领衣。

脸型消瘦,龙眉凤目,在天子之气的加持下,威严,肃穆,让人不敢直视。

众人刚要低头,崇祯举起了手中的金簪:“知道朕手里拿的是什么吗?”

“是皇后娘娘头上的金簪!”一个宫女颤声道。

周皇后揪着心,眼睛不离发簪。

那是崇祯送给她的第一件礼物,也是她这辈子最珍爱的东西。

“你们觉得这簪子能卖多少钱?”

一众宫女太监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这金簪是皇后最喜爱之物,别说卖,平日里她们不小心碰到都会受到斥责。

宫女太监们跪在地上,沉默不语。

王承恩眨了眨眼睛说道:“皇爷,这根金簪乃是无价之宝,不能卖!”

崇祯点头:“说得对,这皇宫里面有的东西能卖,有的不能卖。能不能卖朕说了不算,皇后说了算。一会皇后把皇宫里面能卖的东西都指出来,你们搬着这些东西跟朕出宫,去西四牌楼附近摆摊。”

“买东西的钱全部充作军饷!”

摆摊?

宫女太监们互相看了看,不知道皇上葫芦里装的什么药。

王承恩站在崇祯身后,低声说道:“皇爷,不可啊!这...这要是传出去,有损皇家颜面。”

皇帝卖家产补充军饷,真传出去大明朝的脸还往哪搁?

“你在质疑朕?”

王承恩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不敢再胡言乱语。

崇祯只是口头上警告,没有真正责罚。王承恩说的没错,摆摊确实有损皇家颜面。

但这么做能笼络民心,让百信以为皇上也是贪官污吏的受害者。

这样他们才能真心实意的想着皇上,想着朝廷。

“卖的多了朕有赏,一文钱没卖朕也不怪罪,都听明白了吗?”

“奴婢们听明白了!”

“嗯,梓童你把这乾清宫内的东西都看一遍,没用的都搬出去卖了。”

“这...”周皇后略微迟疑后,点头道:“臣妾遵旨。”

崇祯刚想继续说些什么,王之心从外面匆匆跑来求见。

获准进入殿门后第一句话就把崇祯震惊了:“陛下,吴梦明畏罪自杀了!”

“自杀?”崇祯眯着眼,目光狠狠地盯着王之心。

“是陛下,吴梦明留下一封血书后畏罪自杀。”

王之心说着,递上一封血书。

京师,西四牌楼。

西四牌楼在皇城西北,距离皇城不到四里地。

自成祖皇帝迁都北京后,有明一朝一直在西四牌楼处决罪犯。

满清时是菜市口。

此时的西四牌楼附近人山人海,老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看热闹。

今天的热闹不同往常!

万岁爷要砍当官的脑袋,被砍的这些人中有勋贵,有朝臣。平日里他们高高在上,掌握着老百姓的生死。

今天这些人成了阶下囚,必须亲眼看着他们死才解气。



“张内官,这烤馒头就着热水吃,可还吃得惯?”


张容淡淡说道:“挺好,比皇宫的饭好吃。”

“不是吧...”邓珲一脸的不可思议,“万岁爷吃的都是山中走兽云中燕,陆地牛羊海底鲜,你们都是万岁爷面前的红人,吃不上肉还喝不上汤吗?”

张容白了他一眼:“万岁爷自崇祯三年起就不吃肉了,平日只吃白菜萝卜和洋芋,我们这些奴婢别说馒头,有窝窝啃就不错了。要不是前些日子发了饷,我这会走路还发飘呢。”

听到发饷二字,邓珲眼前闪过一道精光。

他不动声色的给自己倒了一碗热水,假装不在意的问道:“发饷?你们守着万岁爷也会缺饷?”

“你不懂,朝廷的钱优先发给边军,其次才是我们这些人。对了,你们来之前没发饷吗?”

邓珲眼神黯淡:“朝廷欠了八个月的饷银,到现在一文钱没发,我和兄弟们家里都揭不开锅了。”

高文采吃完最后一个馒头,喝了口水:“邓守备放心,现在朝廷有钱了,用不了十天半月饷银就发下来了。”

“等不及了,我今日来有个请求。”

不等高文采和张容询问,邓珲就迫不及待的说道:“我和手底下的兄弟们能不能向两位借点钱?此一去南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家里上有老母,下有小儿,不给他们留点银子,我们不敢走,也不能走!”

高文采张了张嘴,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邓珲是守备,五品官。他是千户,也是五品。

邓珲现在面临的窘境,他高文采同样也遇到过。

幸运的是从京师出发前都补发了饷银。他们把大部分钱都留给了家人,身上只带了一些零用钱。

就算想往外借,也是有心无力。

张容不说话,有意避开这个话题。

他有钱,却不会往外借。

太监与其他人不同,他们没有子嗣,挣得钱都存起来给自己养老用。

就算想借,身上带的银子也不够借的。

见两人沉默,邓珲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

高文采叹了口气:“邓守备,你年纪小我喊你一声兄弟。咱们的情况差不多,朝廷虽然发了饷,可是那些钱我们都留给了家人。”

“就是真心想借,手里也没钱。而且这话你们不应该对我们说,该对刘文耀刘都督说,他管着整个南迁的队伍,让人拿出万八两银子问题应该不大。”

邓珲面无表情的站起身,“两个果真不借?”

高文采与张容对视一眼后两人同时站起身,“邓守备,我们身上没钱怎么借?”

“呵,那就别怪我们兄弟不讲义气了!”

“你想干什么?”高文采右手放到刀柄上,凝神戒备。

张容则直接拔出了刀。

外面的侍卫听到声音后纷纷拔刀,闯了进来。

“干什么?”邓珲冷笑,“老子不干了!”

“你敢当逃兵?”张容上前一步将刀架在邓珲脖子上。

邓珲毫无畏惧,他伸手指着张容:“杀我一个人容易,老子手底下还有一千出生入死的兄弟,你们杀得完吗?”

话音刚落,一个锦衣卫急匆匆跑进大帐:“千户大人,天津守军有异动。”

紧接着另一个锦衣卫慌张的跑进来:“千户大人,探马来报,西北二十里发现一股骑兵,数量在两千以上。”

高文采顿感头大,他深吸一口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抓住第二个进来的锦衣卫问道:“两千骑兵是敌是友?说清楚。”

“穿着边军盔甲,似乎是友军。”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