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煜帝陆无瑶的其他类型小说《遇见昏君后,我选择摆烂小说煜帝陆无瑶》,由网络作家“粉墨丹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见到煜帝进来,他连忙转身行礼,“见过陛下。”煜帝看向他,焦急问道:“这药如何?”白衣男子恭敬回道:“回陛下话,这药极好,炼制出来的丹药是上上层,对陛下所修炼的法术有很大的帮助。”闻言,煜帝紧皱的眉眼渐渐散开,嘴角不禁上扬,“那便快些替朕炼制出来。”白衣男子点头应下,“是。”“陛下,此药是我们的人从南域一位商人手中买下的,那商人说此药十分难寻,世间仅有一株,需要我们用三十万两买下,如今已付了一部分,还欠着那商人十五万两未结清。”一旁的暗卫对煜帝说道。煜帝看着丹炉里的药,不在意道:“朕待会就让户部拨银子。”暗卫脸色为难道:“可如今户部是归摄政王管辖,属下担心…”“有朕的口谕,摄政王不敢阻拦。况且他知晓朕现在做得一切都是为了谁。”煜帝沉声...
《遇见昏君后,我选择摆烂小说煜帝陆无瑶》精彩片段
见到煜帝进来,他连忙转身行礼,“见过陛下。”
煜帝看向他,焦急问道:“这药如何?”
白衣男子恭敬回道:“回陛下话,这药极好,炼制出来的丹药是上上层,对陛下所修炼的法术有很大的帮助。”
闻言,煜帝紧皱的眉眼渐渐散开,嘴角不禁上扬,“那便快些替朕炼制出来。”
白衣男子点头应下,“是。”
“陛下,此药是我们的人从南域一位商人手中买下的,那商人说此药十分难寻,世间仅有一株,需要我们用三十万两买下,如今已付了一部分,还欠着那商人十五万两未结清。”一旁的暗卫对煜帝说道。
煜帝看着丹炉里的药,不在意道:“朕待会就让户部拨银子。”
暗卫脸色为难道:“可如今户部是归摄政王管辖,属下担心…”
“有朕的口谕,摄政王不敢阻拦。况且他知晓朕现在做得一切都是为了谁。”煜帝沉声道。
摄政王王府,户部尚书卫阳登门求见。
“殿下!陛下方才传口谕来户部,说要微臣支十五万两银子给他,如今户部由殿下做主,微臣不敢擅自决定,特地登门来征求殿下您的意思。”
摄政王坐在主位上,捏着茶盏,神情晦暗不明。
半晌之后,只听他语气淡淡道:“听陛下的。”
卫尚书闻言一愣,连忙道:“可上月陛下就从户部支走了三十万两,说是培养暗卫,这才没过多久,陛下竟又要支走十五万两,这国库的银子若再这么支下去,只怕早晚会出事。”
摄政王喝了口茶,捏起桌上的一块梅花糕看了一会,“本王听闻此次前去南燕援助百姓的陆大人,为南燕发明出了一项伟大工程,陛下还特地封她为正二品国公?”
卫尚书不知道摄政王为何突然说起这件事,但还是点头道:“是,微臣也听说了,工部尚书和微臣说,这陆大人虽年纪轻轻,但在建筑工程上有很大的天赋,是个可塑之才。”
在大盛,年纪轻轻就被封为正二品国公的官员,也就仅这一个了吧。
真是看不出一个新上任的礼部官员,竟能解决连工部这些年都毫无办法的南燕常年的涝灾祸患。
此事传到朝中大臣耳里,无一人不对此事感到大为震惊。
且还让工部尚书对她夸赞不已。
听说还在私下找上了礼部尚书,想将陆大人讨去工部。
不过他们现在说得是陛下要支用银子的事,这与陆大人的事也毫不相关啊。
“你现在派人去将陛下这两月来动用国库银钱的事情都传到那位陆大人耳里。”摄政王放下手中的梅花糕,对着满是疑惑地卫尚书说道。
听到摄政王的话,卫尚书更加疑惑了。
将这件事告知那位陆大人有何用?
难不成她还能阻止陛下乱动国库的银钱?
思及此,卫尚书面色一变,突然想到了在当日早朝上,陆无瑶站出来怒骂煜帝的震撼场面。
那可是大盛创建以来,比御史台还要胆大,敢于在早朝上当众痛骂陛下的唯一一个大臣。
这下他知道摄政王要他派人将此事告知陆大人是何用意了。
一个连陛下都敢骂的人,她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微臣明白,这就派人去办。”卫尚书想明白后,连忙从摄政王府离开,跑去安排此事了。
“殿下,靠这位陆大人真的能阻止咱们陛下乱用国库银钱?”贴身侍卫冷砚走到摄政王身旁,带着满脸质疑问道。
“陛下!南燕城五个县城常年来涝灾不断,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不少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每月因此丧命的百姓连马车都拉不下,臣恳请陛下体恤民情,立即开国库下拨银钱援助南燕,再让工部官员及时前往南燕五个县城替百姓们疏通河堤水坝,解救南燕城百姓于危难之中!”大盛早朝之上,工部尚书站出来,言辞恳切道。
等他说完,旁的官员陆续站出来上奏。
“陛下!北衍城三县的农耕近年来遭受蝗灾侵害,百姓们年年颗粒无收,臣恳请陛下减免税收,给百姓们一条活路...”户部尚书上奏。
“陛下!西南最近突发瘟疫,百姓们死亡近千人,情态十分严重,臣...”吏部尚书还未将话说完,就看到坐在上首的帝王脸色阴沉,眉眼间散发着浓浓怒意。
他连忙吓得闭上嘴,埋头默默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其余两位见状,也连忙站回了队列之中。
帝王之怒可不是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能担待得住的。
而眼前这一幕,已经让半月前通过每三年一次的科考,入朝为官的陆无瑶见怪不怪了。
因为今日这些话,她基本在每日的早朝上都能听到。
且每次都是以上首的昏君大发雷霆,对着底下的众官员怒骂一通,再拿几个话多,不识抬举的官员打入天牢震震帝威的结局收场。
没错,如今这位大盛陛下对国家大事与天下百姓死活置于不顾,一心沉迷于炼丹追求长生不老,是个当之无愧的昏聩之君。
不过说他是个足足的昏君吧。
倒也还不算。
当年这位刚刚登基,便颁布了一道史无前例的圣令。
大盛女子不论家世,只要此人才学兼备,皆可如男儿一般通过科考,入朝为官。
并且女子为官的各待遇与大盛朝臣一视同仁。
若没有这条圣令,她陆无瑶一个贫苦人家出身的孩子,哪里能凭借自身的才学成为了大盛第一位女官。
大盛国初创以来,的确有过一片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大好景象。
可还没繁荣几年,上首这位就沉迷上了炼丹,追求世间能让他长生不老的奇药。
大盛百姓苦不堪言的生活从此开始。
明君也从此变成了一个昏聩无比的大昏君。
每日早朝,诸位大臣们都会站出来苦口婆心对大昏君劝说一番。
他们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劝说,有天能出现奇迹,让当年那位明君帝王清醒过来。
可想象与现实永远相反,刚开始昏君还能听进些劝谏,可时日渐长,昏君不仅不知收敛,反倒愈发张狂行事,因劝谏而被处置的官员更是日益剧增,如今朝堂之上还敢劝谏之人,大多都是朝中重臣,哪怕如此也是冒着巨大的性命之忧。
“诸卿日日都同朕说同样的话,就不觉着腻么?”坐在上首怒不自威的年轻煜帝,剑眉紧蹙,沉着脸看向底下众臣。
“陛下!方才臣等所言皆是如今大盛存在的重大隐患,如若陛下再不下旨解决,恐怕大盛不日就会大厦将倾,还请陛下三思啊!”工部尚书再次冒着天威出面劝说。
煜帝硬朗的五官冷凝下来,冷声道:“工部尚书这是故意诅咒朕,诅咒朕的大盛么?”
工部尚书脸色大变,急忙跪下解释:“臣惶恐,还请陛下明鉴,臣所言当然不是这个意思。”
“可在朕听来,你就是这个意思,来人!工部尚书诅咒朕的大盛早亡,将他拖下去杖责五十大板,再押入天牢自省十日。”煜帝语气冷漠道。
眼见殿外进来两名将士要将工部尚书拖下去。
这时,大盛百官之首冯丞相立即出列阻止,“陛下不可,工部尚书自上位以来为大盛鞠躬尽瘁,带领工部官员在大盛各地建筑河堤水坝,为我国百姓做出了不少贡献,如此忠臣陛下怎可说罚就罚?”
自从煜帝沉迷炼丹追求长生不老,朝中事务便都交由冯丞相和煜帝的胞弟摄政王处理。
见冯丞相站出来替工部尚书求情,煜帝眉眼愈发阴沉。
“怎么?丞相以为能替朕管理朝中事务,如今还能左右朕的决定了?”
冯丞相连忙拱手道:“臣不敢,臣只是不希望陛下为了此事动怒,伤了您自个的身子。”
他方才站出来已经引起了陛下不满。
如若再替工部尚书说话,只会让此事适得其反。
煜帝平日注重养生,追求长生不老,对自己龙体的情况最是看重。
如今听到冯丞相的话,连忙让内侍拿来了一颗药丸服下。
片刻之后,脸上的怒气消散了不少。
“既然丞相不敢,那便不要左右朕的决定。南燕五个县城常年遭受涝灾侵害,百姓无家可归,这难道不是他工部尚书的重大失职?”
“工部每次来向朕讨要银钱,朕哪次没下拨给他们?可如今他们回馈给朕的是什么?连这些小事都办不好,丞相说说朕要他有何用?”煜帝语气森然,冷眸扫了眼跪在底下发颤的工部尚书。
冯丞相听到这话,真不知该怎么吐槽上首的煜帝。
工部问陛下要钱,陛下的确给了,可每次给得那点银钱,就刚好够工部官员们一个来回的路费。
人还没到,手里的银钱就没了,这工部尚书能把事情办好才怪。
跪在地上的工部尚书也是一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模样。
煜帝见底下的官员个个默不作声,心里瞬间舒畅了许多。
“如今冯丞相替你求情,那朕就看在他的面子上对你宽恕处理,将五十大板改成三十大板,再罚你在天牢自省三日,下次若再拿这些事情来烦朕,你头顶这顶乌纱帽也就不必戴了。”煜帝大手一挥,随即看向底下众臣,“诸卿可有异议?”
此话一出,早朝上一片噤若寒蝉。
煜帝脸上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淡淡道:“今日早朝就上到这,诸卿退朝吧。”
就在这时。
“呸!昏君!你这个大昏君!”
原本安静的早朝之上突然被这一道尖锐清脆的骂声打破。
众臣满脸不可思议地朝骂声的主人望去。
只见大臣队列中一个娇小的身影站了出来,双手叉腰对着上首的煜帝一顿怒骂。
“堂堂一国之君,竟不将国家兴荣和百姓安危放在首位,却一心沉迷炼丹追求遥不可及的长生不老,你可知你炼一颗丹药的银钱,足足够一整座城的百姓生活一辈子?”
只要您一日不放弃炼丹修法,大盛就永远不可能变成您说得那幅景象。
但他们知晓,陛下今日能如此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说话,都是看在冯丞相的面子上。
“臣多谢陛下关心,臣的身子有陛下早年派的御医调养,至今没什么大问题。”冯丞相连忙拱手感谢。
煜帝的话名义上是关心他这个老臣的身体,而实则却是暗讽他和这些大臣们一样管得太宽了。
“丞相为大盛殚精竭虑多年,如今最重要的是保重好自个的身子,才能继续为朕为天下做事。”煜帝淡声道。
“陛下说得是,陛下的话臣定当铭记于心。”冯丞相说完,便退回了原来的位置上。
其余大臣见百官之首的丞相都退了回来。
他们自然也不敢再犯蠢继续提及此事。
散朝后,礼部尚书私下找上冯丞相说起了立后一事。
“丞相大人,您是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了,这劝陛下立后一事,还劳烦您多上上心。”
冯丞相今年五十有一,但尽管如此,也并未消减他一国之相的威严气度。
他看了眼身旁的礼部尚书,随即沉声道:“事关大盛社稷,此事本相不会不管。”
礼部尚书连忙点头,笑道:“有丞相这句话,下官就放心了。”
他之前也不是没开口劝过陛下,可每次都会被陛下骂个狗血淋头出来。
他是真的怕了。
然而冯丞相不同,毕竟是百官之首,陛下以往在早朝上都会给他几分薄面。
这边陆无瑶一行人前往北衍城的路程已经过去了整整三日。
这三日里,她都在想方设法感动铁面青羽,让他流下感动的眼泪。
第一日:为他亲手烤一条香喷喷的小鱼。
最后以烟雾缭绕,小鱼没烤熟,倒是把青羽熏得泪流满面。
陆无瑶看到他止不住得流泪,高兴坏了,以为他是被自己感动到了。
于是连忙悄悄询问系统,她的任务是不是圆满完成了。
可却被系统告知人家青羽是单纯被她烧火冒出来的烟给熏出眼泪的,并不是因为感动流下的眼泪。
她的美好心情瞬间从白云直坠谷底。
第二日:陆无瑶拖着青羽陪她去摘果子,她负责拿棍子打,青羽负责捡。
然后果子没打着,落下去的每一棍都打在了青羽头上。
接连打中四五下,青羽终于忍不住开口骂人了。
陆无瑶看着他额头红肿的四五个包,直接笑弯了腰。
这下又以失败告终,俩人的关系反而变得更加僵硬。
第三日:陆无瑶为了缓和她和青羽之间的关系,干脆不坐马车,选择和青羽一样骑马前行。
幸好她养父在世时,让赵管家教过她骑马,不然这一时半会儿还真学不会。
正当二人骑马并行着,前方突然掉下一根竹棍,尖锐的那头正好朝下。
陆无瑶眼疾手快骑着马冲了上去,双手挡在了青羽的骏马前,“小心受伤,快躲开。”
青羽没躲,双手抱胸,静静看着那根还没小臂长的竹棍划伤了陆无瑶的手。
“不用谢我,若是落在你头上,可就是重伤了。”陆无瑶刻意将受了伤,冒小血珠的那根手指伸在青羽面前,生怕他瞧不见。
青羽:“.........”
青羽对她十分无语,“方才那根竹棍离我们还有十尺远,你不冲过去的话,它是可以正好落地的。”
陆无瑶一脸尴尬:“啊?是么?那是我太小心谨慎了。”
反正朝中大臣一见到黑将暗卫,就下意识心生畏惧。
因为一看到他们就准没好事。
这青大人突然出现在这,莫不是...
“好巧啊,在这碰上青大人,可是来替陛下办事?”工部尚书故作淡定地问上一嘴。
实则内心在疯狂打鼓。
青羽面无表情看向他,“奉陛下旨意,监视逆臣。”
工部尚书闻言,恍然点头,“原来如此。”
啊!监视逆臣?!
意思是陛下派他来监视要和他前往北衍城的陆大人?
那岂不是这一路都得跟他同行?
“尚书大人的脸色怎么这么差?”青羽淡声问道。
工部尚书连忙回神,摆手道:“没有没有,本官是觉得荣幸,前往北衍城的路上能有青大人这么厉害的人与我们同行,这一路定然能顺顺利利。”
“尚书大人怎么不进来?站在门口做什么?”
工部尚书听到陆无瑶的话,立即侧身躲着青羽走了进去。
“方才本官和青大人聊了几句。”
陆无瑶对着开完门后冷着脸跃到院墙屋顶上再次坐下的青羽轻哼一声。
哼,小样,姑奶奶还治不住你了。
你不是对昏君死心塌地么?姑奶奶今后看你不顺眼,就拿昏君来威胁你,看你还怎么嚣张。
“尚书大人每次来就跟赶饭似的,本官家里一开饭,你就来了,不会是故意打听好的吧?”陆无瑶开玩笑道。
这只炖汤的老母鸡可是被海嬷嬷足足养了两年,今日炖出来的鸡汤色香味俱全。
汤汁还十分浓郁可口,这么好的老母鸡汤,说实话,陆无瑶是真不愿意多一个人来跟她分享。
工部尚书丝毫没觉得陆无瑶是假话真说,从海嬷嬷手里接过一碗鸡汤,大大方方地喝了起来,“是本官运气好,每次都能赶上陆大人家中的饭点,别说陆大人家中嬷嬷做得饭比本官从老家特地请来的厨子做得还要好吃,陆大人真是有口福啊。”
“既如此,尚书大人就多吃些。”陆无瑶笑着劝道。
谭子熙受了伤,胃口不是很好,只喝了一小碗鸡汤,吃了半口饭就回房歇息了。
工部尚书等吃得差不多了,才将何时启程去北衍城的行程说了出来。
“明日午时就出发?这时间上还真是仓促啊。”陆无瑶看着对面分明看着吃饱了,却还毫不客气舀着鸡汤喝的工部尚书,急得想将汤勺夺过来。
方才不是说从家里用了饭来的,这吃了一碗又一碗的样子。
陆无瑶都怀疑工部尚书是不是压根就没吃饭。
“是有些仓促,所以陆大人今晚就得准备好此行的行李,明日本官会派人前来接你去城门口汇合。”工部尚书终于舍得放下了汤碗,擦了擦嘴道。
陆无瑶点点头,“好,本官明日必定准时到达。”
“今日这饭菜味道真是可口,若有机会,本官定要让府上的厨子来和你们家嬷嬷取取经。”工部尚书起身,准备离开。
陆无瑶假笑两声,心道那能不好吃么?
这老母鸡汤是我家嬷嬷专门辛苦熬给我补身子的,你倒好吃了足足一大半。
她发誓,下次工部尚书再来,她一定要等吃完饭再去开门。
晚上,海嬷嬷帮着陆无瑶收拾好了此行要穿的衣物和一些洗漱用品。
又准备了一个小布包装了不少吃食。
有些糕饼,酸梅,都是海嬷嬷自己做得。
陆无瑶见海嬷嬷手艺这般好,本打算给她在京城开一家零食小铺。
“如今户部已经将银子备好,只需陛下派一个合适,真心心系天下百姓的人前往。”
煜帝面色瞬间布满愠怒。
他要得十五万两银子迟迟不给他,如今二十万两说准备就准备。
户部究竟还有没有把他这个君主放在眼里?!
煜帝正气着,竟无意瞥到那逆臣躲在金柱后勾起嘴角偷笑。
这会心中怒火愈浓。
“摄政王可否告诉朕,大盛如今做主的人是谁?”煜帝语气森冷道。
摄政王忙道:“自然由陛下做主,整个大盛和朝臣皆是听从于陛下,臣说得这些只是臣应做得分内之事。陛下才是天下的主人。”
这番恭敬有理的话说得让人无可挑剔。
煜帝一时也无话可说。
沉默半晌,他还是道:“先让户部把朕要的那十五万两拿来给朕,然后再拨二十万两给工部。”
他身为帝王要以大局为先。
与大盛将来的生死存亡相比,如今百姓们受些苦也是无可奈何。
他如若现在停止炼丹修法,那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将功亏一篑。
在不久的将来,整个大盛都会面临毁灭的结局。
所以在大局面前,总要有人去承担一些苦楚,这是在所难免的。
就连身为一国之君的他,不也是担着被世人所不理解,孤身一人承担所有后果,也要一心坚持下去么?
于他而言,过程如何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的结果。
陆无瑶轻嗤一声。
果然这昏君还是这个死样子。
这十五万两他是非要不可了。
“此事臣待会去一趟户部,让他们尽快将陛下需要的银钱送来,可事有轻重缓急,陛下还是要以百姓的处境为先。”摄政王淡声道。
“无需你说,朕知晓,派去前往北衍城的合适人选,你决定便是。”煜帝才懒得管这些,这些事情向来都是交由摄政王管理的。
“臣心中已经有了合适人选,今日进宫就是特地来请求陛下的同意。”
煜帝眉眼微挑,有些不耐道:“你身为摄政王,代替朕打理朝中各项事务,还有谁敢不听你吩咐的?”
摄政王拱手道:“臣所说得合适人选正是今日被陛下关去地牢的陆大人,所以不得不来请求陛下的同意。”
煜帝脸色一变,沉声道:“你打算让那个逆臣去?朝中是无人可用了么?”
他还没处置这个逆臣解气,怎么可能放她离开。
陆无瑶更是满脸惊讶,不可置信地指了指自己,“我?”
摄政王侧眸,温柔地看了她一眼,随即点头道:“不错,臣觉得陆大人是朝中最合适的人选。”
“朕不同意,这逆臣以下犯上,大逆不道,朕正要处置她,她不行,你再换个人前往。”煜帝冷冷拒绝道。
“陛下若要处置,何不等逆臣从北衍城回来再处置,为今之计最重要的是缓解北衍城百姓的处境,索性这人就待在大盛,也跑不到哪去,若陛下还不放心,也可派一名暗卫一同前往,随时将逆臣的一举一动汇报给陛下。”摄政王淡淡道。
难得出现一个敢骂陛下,跟陛下对着干的大臣,他是不会让陛下轻易将人处置的。
这时,煜帝身后的青羽上前道:“属下愿为陛下监视此逆臣。”
陆无瑶内心:喂喂喂,你们就这么愉快的决定,可有问过我本人的意见啊?
煜帝看着底下的陆无瑶,不由沉思起来。
虽说这逆臣可恨,可她为南燕做下的贡献却是事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