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打算这样,就好好照顾自己。”
她心里暖流涌动,这也许是父母最靠近“支持”她的时刻。
或者说,这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和解。 她回归正常工作,却在业余时间报名了法语课程,参加了自助式旅行俱乐部,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
每到周末,她都会拿上背包,或近或远地去感受新的风景。
偶尔,她会想起陈澈,也会含泪翻看他们的合影。但每一次回忆,都让她更有勇气走下去。因为她知道,他的离开不是人生的终局,而是她新生的契机。
她不再焦虑婚姻,也不再害怕独处。她学会了说“不”,学会了在父母面前表达真实想法,也学会了让自己活得更饱满。
某个黄昏,她出差回来,站在家门口,想起曾经的九点门禁与无数纠结。此刻却发现,再也没有那种无法呼吸的压迫。她放下行李,抬头看见客厅灯亮着,母亲已经不再凶巴巴地呵斥:“怎么这么晚?”
她走进屋,父亲推着椅子站起来,还拿着她爱吃的糖醋排骨。母亲目光里虽还有些不悦,却递给她碗筷:“回来了就快吃。”
她接过碗筷,“谢谢”,说得自然平静。那一刻,她仿佛真正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也同时拥有一个起码懂得让步的家庭。
她想到陈澈的“送给晚晴”文档,心中默默感谢他。假如还有来生,她一定会在父母与自我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
但此生,她会带着他的爱与信念,继续前行。
日子依旧向前。一年又一年,她的生活不再受限于九点门禁,也不再被相亲清单支配。她花大量时间看世界,学习新技能,投入职场拼搏。
偶尔母亲还会碎碎念:“你也不小了,还想不想结婚啊?”她不再抗拒,而是笑着回答:“等遇到合适的人,再说吧。爸妈,我现在过得很好。”
母亲虽然不爽,却也无可奈何。父亲有时候出门遛弯,看见她开车上下班,还会嘱咐她路上小心。
她开始理解:他们的控制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