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这是师傅年轻时的隐事,青云观的弟子,除了我和大师姐,其余的人都不知道。“
那天,我拽着二师姐到无上崖,听她讲了师傅年轻时候的事。
11
二十年前的师傅,是个在画坊学艺的弟子,平时靠着给人画像挣些散碎银钱,给自己攒嫁妆。
有一个穷书生路过,夸赞她的画好看,那以后便每日到画坊看她作画。
时间长了,两人彼此倾心,定下了终身。那书生说自己要进京赶考,无论是否考中,回来后便迎娶她。
师傅欢喜不已,听闻那书生说自己缺少进京的盘缠,便将自己全部身家都给了他。
书生走了半年,杳无音讯。
师傅急得不行,以为他出了事,就凑了些钱一路去寻那书生。
花了许多时日,终于打听到那书生家住何方,师傅急忙赶了过去。
却发现那书生家中已有妻室,孩子都好几岁了,他也并不是什么进京赶考的书生,只是假冒读书人的身份骗她罢了。
师傅经此一事心如死灰,便在随州玄真观出了家。
观内生活清苦,所幸师傅画艺精湛,靠着卖画几年内攒了不少银钱。
后来机缘巧合,师傅到青云山做了青云观观主。日子闲适安静,但是她此生却不再相信男人。
日后凡是上山的弟子,第一条便是“不可对男子动情。“
12
听完大师姐的讲述,想到师傅那隐隐可见的愁容,我终于明白,她这一生心里的结是什么了。
“当日我上山时,师傅并未对我说这条戒律,这些年也一直对我极好,这是为什么?“
二师姐轻轻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
我垂下头,师傅想法深远,我们难以揣测。
我向师姐行礼告别,又看了一眼仙雾缭绕的青云峰,回过身,下山去了。
只是还有个疑问在我心头萦绕:那日师傅弥留之际,让我出去后,和两位师姐说了什么?
这也许只能是个秘密了,既然师傅不想让我知道,我作为弟子,又怎能在她身后执意追问呢。
13
下山后,我回到随州的时竹坊。
娘看到我后,一把把我搂在怀里。
三年没见,娘一点没变,还是那么美。
十娘姨和梅香姐、柳儿姐也高兴得不行,把我抱了又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