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刘琴刘勇的其他类型小说《重回儿子结婚当天,我当场搅黄婚事刘琴刘勇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真威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咕——”林小玉的肚子发出一声长鸣。“饿了?”林小玉红着脸点点头。李老太在兜里摸了摸,摸出一个红包来,这是给刘琴准备的改口红包,里头是二十,她抽了一张大团结出来。“拿去食堂打点吃的回来。”林小玉没接,“大哥说了会送饭来。”李老太冷笑,“我们饿死了,你大哥都不一定送得来。去买吧,打点肉,没有票可能要贵些。”他们三爷子都在家里,大鱼大肉,没理由她们俩娘在医院喝稀饭。林小玉拿着钱去了医院食堂,借了食堂的饭盒,打了一个炒白菜和一个红烧肉,买了四个大馒头。总共花了一块五,剩下的八块五林小玉还给了李老太。李老太把钱揣回兜里,坐在床上和女儿一起吃饭。把最后一个客人送走,已经是下午四点了,从邻居家借的桌子凳子,邻居们都搬回去了,就剩下碗筷,等着洗完...
《重回儿子结婚当天,我当场搅黄婚事刘琴刘勇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咕——”林小玉的肚子发出一声长鸣。
“饿了?”
林小玉红着脸点点头。
李老太在兜里摸了摸,摸出一个红包来,这是给刘琴准备的改口红包,里头是二十,她抽了一张大团结出来。
“拿去食堂打点吃的回来。”
林小玉没接,“大哥说了会送饭来。”
李老太冷笑,“我们饿死了,你大哥都不一定送得来。去买吧,打点肉,没有票可能要贵些。”
他们三爷子都在家里,大鱼大肉,没理由她们俩娘在医院喝稀饭。
林小玉拿着钱去了医院食堂,借了食堂的饭盒,打了一个炒白菜和一个红烧肉,买了四个大馒头。
总共花了一块五,剩下的八块五林小玉还给了李老太。
李老太把钱揣回兜里,坐在床上和女儿一起吃饭。
把最后一个客人送走,已经是下午四点了,从邻居家借的桌子凳子,邻居们都搬回去了,就剩下碗筷,等着洗完才还回去了。
碗筷就放在两个大木盆里,堆在厨房门口,院子也没扫,厨房和屋里都乱糟糟的,也没收拾。
“忙活了一天,可真累啊。”林成才瘫坐在凉椅上。
林国栋也走过去坐下,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拍额头,“哎呀,我忘记给妈送饭了。”
回来后忙着吃席,吃完又忙着送客人,都把送饭的事情忘了。
林永年嘴角朝下一耷拉,扯到脸上的伤口,疼得他呲牙咧嘴,“嘶,你妈身上有钱,自己晓得买饭吃,饿不死她的。”
林国栋想了想,“也是。”
“老林。”邻居赵大妈走到门口,“我来拿我家的碗,晚上要用。”
中午在林家吃的席,家里用不上碗,晚上要在自己家吃,就要用碗了。
“碗?碗好像还没洗吧?”林永年看着大儿子。
林国栋:“没有吧……”
问他干啥,洗碗又不关他的事。
赵大妈皱眉,“你们家这么多人,还没人洗碗呐,该不会是想等书萍回来洗吧?”
这人都被气晕进医院了,这一家子人还等着她一个病人回来洗碗,也太不知道心疼人了吧。
书萍总夸她这几个儿子能干又孝顺,这哪里孝顺了,她都去医院了,也没见一个人担心她,去医院看她,还等着她回来收拾呢。
林永年:“谁想她回来洗了,这不是忙嘛。老大,喊你媳妇儿出来把碗洗了,好还给邻居们。”
张娇在房间里听到公公让自己洗碗,本来就因为刘琴的彩礼和下车红包比自己高的她,当即便拿起自己的小皮包,抱起儿子走了出去。
“媳妇儿你这是要去哪儿?”林国栋起身。
张娇板着脸,阴阳怪气地说:“这个家都没人看得起我,当然是回娘家。”
林永年一脸懵,“老大媳妇儿,你这话怎么说的,这个家谁看不起你了?”
“就是啊。”林成才也跟着说。
赵大妈一听,立刻靠门框吃瓜。
“你和我婆婆。”张娇说,“我跟老大结婚彩礼才多少,下车红包才多少。你们二老给刘琴彩礼888,下车红包200 ,不就是看不起我,觉得我不如刘琴吗?”
“既然你们看不起我,那我就走。”张娇说完,就抱着孩子走了。
现在不借题发挥离开,难道还要留在家里收拾吗?
林国栋怔了三秒,抬脚追了出去,“媳妇儿,你别走。”
他才不待在家里,待在家里要洗碗。
林永年一脸懵,没想到会因为老二媳妇的彩礼和下车红包,把大儿媳给得罪回娘家了。
赵大妈是个明白人,“哟,你家老大媳妇这是想让你们把差的彩礼补上呢。”
林永年皱眉,“家里的钱,给老二娶媳妇儿都花得差不多了,哪里还有钱给她补?再说了,这彩礼是她家要的四百,又不是我们提的。”
其实家里还有些钱的,但给老大媳妇儿全补上,他舍不得。
赵大妈:“不管谁提的,差这么多,搁谁心里都不痛快的。有句老话怎么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怕少,就怕不平均。”
要是搁她公婆,给她的彩礼比给妯娌的少,她也不痛快的,所以她和她妯娌进门的时间虽然差了四五年,但彩礼却是一样的。
林永年:“……”
在新房跟刘琴腻歪了一阵的林建设走出来说:“爸,我大嫂也小肚鸡肠了,你可别惯她。过不了两天,她就灰溜溜的回来了。”
林建设觉得她大嫂就是屁事多,他媳妇儿彩礼高下车红包多关她什么事儿,她还闹起来了。
这不是给他们两口子找不痛快吗?
他大嫂娘家两个嫂子呢,两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哪里能容得下她在娘家多住,多吃半碗饭怕是都要受白眼。
真是头痛,林永年摸了摸头。
“哎呀,你们也别坐着了,赶紧把碗洗了还给我。”赵大妈又催了起来。
林老头抬头看着林建设,后者往后退一步,“那有新郎官儿和新娘子结婚第一天活的。”
赵大妈看得直摇头,这林家的男人都是懒鬼,都怪李书萍把他们照顾得太好了。
一个大院住了这么多年,他就没见过这林家的男人干过家务。
“老林……”
“老林我来拿碗了。”
其他邻居也来要碗了,林老头认命的站了起来。
医院李老太的水已经输完了,“没什么事了,你要是觉得没有不舒服,就可以回家了。”
回家,回家干嘛?回家洗碗收拾吗?
她可没忘记,上辈子林建设结婚,她和小玉两个一直收拾到晚上九点。
林永年几爷子都说忙了一天累坏了,都不动,张娇因为彩礼的事情闹,抱着俊俊回了娘家。
她才不回去呢,那个家谁爱收拾谁收拾。
“我觉得我头还有点晕。”
护士:“那你就再住一晚上观察一下。”
“行。”
林小玉说:“那我留在医院守着您。”
“好。”李老太笑着摸了摸女儿的脸,还是小棉袄知道心疼人。
林小玉怔了一下,记忆里妈妈最喜欢的一直都是两个哥哥,会抱他们,摸他们的头,还给他们擦汗。
妈妈这么温柔的笑着摸她的脸还是第一次。
李书萍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拍了一下额头,“瞧我这记性,我都给忘了。”
“劳烦顾队长你亲自给我送来了,谢谢,谢谢。”李书萍接过篮子,连声道谢。
这顾队长人可真好。
“东西送到了,我就先走了。”顾振远勾唇颔首,但由于他审犯罪嫌疑人审多了,表情一向都比较冷峻严肃,即便勾唇了,也没人能看得出来他笑了。
“喝杯水再走吧。”虽然家里都没烧热水,李书萍也随口说了一句客套话。
“不用了。”
“我送送你。”李书萍把篮子给女儿拿着,要送顾振远出去。
“不用,留步。”顾振远再次拒绝。
李书萍:“那行吧,你慢走。”
顾振远转身走了两步,又停下脚步,扭头朗声道:“婚姻自由,是国家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结婚离婚都由公民自主决定。只要不触犯法律,违背道德,离婚没什么丢人的。”
说完他便抬脚走了。
李书萍眨了眨眼,这个顾队长都听见了,而且还帮她说话了。
“呀,公安同志都听见了呢。”
“那肯定也听到刘明香说的话了,会不会把她抓去教育?”
“应该不会吧,人都走了。”
屋内的刘明香用背抵着门,胆都吓破了,五号房的老女人竟然还认识公安,以后得离她远点,不能再招惹她了。
“李姐,你怎么还认识公安呀,我听见你喊他队长,他还是个官啊? ”七号房的崔娟子热络的问。
李书萍没有回答,拉着女儿林小玉回了家。
她才不回答呢,就让她们自己猜,以为她公安局里还有认识的关系,不敢招惹她娘俩。
“啧,还不理人呢。”崔娟子冲着李书萍的背影翻了个白眼,小声嘀咕。
“看样子关系还不错呢,都亲自给她送篮子来了。”几个长舌妇脑袋凑在一起,小声议论。
“不会是她的姘头吧?”王桂香一脸兴奋地猜测。
其他人都用“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的眼神看着她。
“怎么了嘛?”王桂香缩着肩膀,小心翼翼地问。
崔娟子用手戳她的太阳穴,“你是不是傻,人家公安同志怎么会看上她一个离了婚的老女人。”
“就是,虽然人公安同志看起来年龄也不小了,但是可比五号房那位看着年轻。那周身的气质,一看就是家世极好的,媳妇多半也是个千金小姐。”
“桂香你也是胆子大,竟然连公安同志都敢编排,这要让外人知道了,不得告你造谣,把你抓去关两天。”
王桂香忙用手捂住嘴巴,她再也不敢乱说了。
“难道是什么远房亲戚?”
“可能是……”
很快,五号房的李书萍,有一个在公安局当大官的远房亲戚的消息,就在23号院传开了。
林家
刘琴在厨房做饭,其他人都在客厅。
张娇气愤的跟公公告状,“爸,你是不知道妈有多过分,我让她帮我看一下俊俊,她说俊俊不是她的责任,她帮我带是情分,不帮我带是本分!俊俊难道不是她的亲孙子吗?”
林永年面色阴沉,“这个李书萍实在是太过分了!”
“她们院儿里的邻居都看不过去了,妈还把人邻居骂了一顿,说人家狗拿耗子。为了不帮忙看俊俊,还编了自己要做事挣钱,养她和小玉的话。”
刘琴一开始听完这话,以为婆婆是打算就这么带着子玉过了,可在去厂子的路上又想不可能。
就城里现在的就业环境,一临时工的工作年轻人都强破了头,她都快五十岁的老妇女了,又哪里能找得到事情做
卷发女人后退一步,“哟,你这么凶干什么?你还想打人啊?”
李书萍听到少年犹如困兽一般委屈嘶吼,让当妈的她,心里一酸。
“大姐,你帮我看着一下车上的东西。”她拜托了旁边一个面善的大姐,大姐人也爽利,点头答应了,还让她放心,拍着胸脯说,“有我看着丢不了。”
“让一让。”李书萍从围观的人后面走到前面。
只见穿着领口袖口已经起毛边,右手还流着血,瞧着约莫十七八,瘦得像竹竿一样的少年坐在地上,黝黑的脸上五官长得极好,此刻竟是委屈和愤怒。
“我告诉你,你要是敢不赔,我就报公安抓你,让你去吃牢饭。”卷发女人威胁道。
“哟,你好厉害哦,说让人吃牢饭,就吃牢饭。”李书萍忍不住开口讥讽道。
卷发女人上下扫了她一眼,等着她说:“有你什么事儿,滚一边儿去,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秦野抬起头望着背对着自己,帮自己说话的阿姨,眯了眯眼睛,上午的阳光照在她身上,她好似在发光一般。
“还真有我的事儿,我刚才就骑着车走在你们后面。我两只眼睛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看到,一个骑行车的年轻男人从右手边骑过去,你往左边躲了一下,撞到了这孩子,人孩子才连人带缸摔了的。”
“你还好意思让人孩子给你赔钱,我看你真的是蚕豆开花黑了心了。”李书萍叉着腰一脸鄙夷地骂道。
见有目击证人,证明是卷发女人撞到扛缸的孩子,人才连人带缸摔了的,围观的吃瓜群众,都纷纷指着卷发女人。
“你这人心肠也太坏了吧,明明是你撞了人,还冤枉人孩子给你赔钱。”
“就是,人孩子在旧货市场搬东西赚点钱也不容易,你这不是讹人吗?”
秦野在旧货市场上,帮人搬东西赚钱,市场上不少人都认识他。
“这心肠比黄世仁还坏呢。”
卷发女人被说得涨红了脸,指着李书萍骂道:“放你娘的屁,你说是我撞的就是我撞的,我看你跟着小流氓就是一伙,所以才帮着他说话。”
李书萍扭头看了一眼秦野,转回头来继续输出,“我认都不认识这孩子,我怎么就跟他是一伙的了?我只是看不得不平事,把我看到的说了出来,还人孩子一个公道而已。”
秦野:“……”
她是不认识他,但他确实认识她的,她是五号房新搬来的邻居。
“我看你才是一天没事乱放屁,脸皮死厚,屁眼黢黑,心肝脾肾肺都烂透了,冤枉欺负一个孩子。”
李书萍骂起人来气都不带喘的,叉腰看着脸一阵青一阵白的卷发女人,一副“你以为只有你会骂人啊。”的表情。
“你……”卷发女人指着李书萍的鼻子气得说不出话来。
过了良久才咬牙切齿的跺着脚说:“老娘今天就当踩了狗屎,自认倒霉。”
说完就要走,李书萍一个见不上前,拽住她的袖子。
“你干什么?”
李书萍:“没看到孩子被你撞了摔倒手都划伤了吗?医药费赔了再走。”
卷发女人:“……”
还要她赔医药费。
“你要不赔,咱们就到公安局去说道说道。”
卷发女人气得都要冒烟了,从精致的小皮包里,抽了五角钱出来扔地上。
李书萍:“人血都在地上流一滩了。”
卷发女人气得想打人,又从包里抽出两张一块的扔地上,“这些可以了吧。”
李书萍觉得差不多了,但是……
顾振远到的时候,摊子前都还排着几个人,看到这么好的生意,他也有些意外。
他走上前,排在了队伍后面,一身橄榄绿的公安制服,和高大挺拔的身躯格外的打眼,不少人都偷偷打量他,还有人小声议论。
“这公安同志也是来吃饺子的?”
“是吧,都排着呢,总不是来撵人的。”
“看来人说摆摊不会被撵,被抓,还真是真的。”
“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政策放开了……”
“你的饺子。”李书萍把碗和筷子饺子递给排在最前头的人,余光看到了队尾的顾振远。
“顾队长!”他还真来了,自己的饺子魅力真的有这么大吗?他还连着来吃两顿。
顾振远微微颔首,“你忙,我排着就行。”
李书萍:“那你等会儿。”
排在前头的人,听李书萍喊他队长,都要让他先来,但都被顾振远拒绝了。
终于到了顾振远,顾振远把装着三个饭盒的网袋递了过去,“给我打包三份饺子。”
李书萍接过网袋,问:“你家离得远不?”
“开车要半个小时。”
李书萍:“半个小时拿回家都凉了,饺子一凉,再加热味道都不对了。我给你装生的吧,一份多给你几个,你拿回家煮熟,跟在这里吃是一样的。”
顾振远想了想,点着头说:“行,那就要生的。”
李书萍一份给他装了二十个,三个饭盒都装得满满的。
装好了,又装进网袋里递给顾振远,“你拿好。”
顾振远伸手接过,又往装钱的铁盒子里丢了一块钱,“不用找了。”
说完,人就头也不回的走了,李书萍都没来得及开口叫他。
李书萍没想到生意会这么好,差不多二十斤的馅儿,二十斤皮,包出来七八百个饺子,不到六点半过就卖光了。
母女二人看到已经空空如也的两个大盆,相视一笑。
成功了!
……
“可怜我的舒舒,才三岁就走失了,在那样混乱的环境下,也不知道有没有好心人收养她,是不是还活在世上。”
顾振远提着饭盒走进家门,就又听见老邻居余阿姨,在跟他妈讲她那个解放前,为了躲避敌人追捕,在逃跑的路上因为混乱而丢失的女儿了。
解放后余阿姨一家人,一直在努力寻找丢失的女儿,但一直没有音讯,大概率是凶多吉少了。
“算命的不是说过吗,舒舒是一个福大命大的孩子,她肯定还活在这个世上的。”顾母不厌其烦的安慰着好友,这些年,这些话她不知道说过多少次了。
“妈,余姨。”
“振远回来了啊。”白发苍苍的余老太太,忙用手抹了抹脸上的眼泪,她这满脸是泪的样子可不能让晚辈瞧见。
“嗯。”顾振远点头。
顾母扭头看向儿子,“就等着你回家开饭呢,打包了什么吃的回来?”
她看到了儿子顾振远手里提着的饭盒。
“韭菜鸡蛋饺子,我中午吃了味道很好,就买了些生的回来,让陈姐煮一煮就可以直接吃。”
顾母起身接过,又冲着厨房喊保姆小陈。
保姆用围裙擦着手从厨房走了出来,顾母把饺子给了她,让拿厨房去煮。
“我爸呢?”顾振远问。
“在楼上书房和你厉叔叔下棋呢。”这两个老头都是棋篓子,凑到一起就是下棋。
顾振远:“那我上去打个招呼。”
余老太太:“又不是外人,不用特地上去打招呼了,他们也该下来了。”
行吧,顾振远没上去了,而是在单人沙发椅上坐着等吃饭。
顾母:“对了,我今天遇到你冯阿姨,说娘家有个侄女儿,因为工作耽误了,三十五岁了还没结婚,想介绍给你认识认识。你什么时候有时间?好约着见一面。”
“顾队,这饺子可真好吃。”小刘两眼放光地用筷子指着碗里的饺子说。
顾振远拿起筷子夹起一个饺子,蘸了醋,送进嘴里,眼底闪过一抹惊艳之色。
他们全家都爱吃饺子,家里照顾父母的保姆饺子也包得好,但跟眼前的比起来还有差距。
小刘:“这样的饺子才是该花钱买的饺子嘛。”
国营饭店的猪肉饺子都不如这个,他以前花钱吃的都是啥饺子呀。
顾振远没有说话,只是赞同的点了点头,他家教极好,一向都是食不言寝不语,不少人都觉得他这个人古板无趣。
十八个饺子吃完,顾振远和小刘都饱了。
顾振远付了六毛钱,小刘摸着肚子说:“李书萍同志你这饺子真实在,我是一碗就饱了,不像国营饭店的,吃一碗还不够,要吃两碗。”
一个食客吐槽起国营饭店来,“国营饭店现在越做越假了,皮厚馅儿少,味道还不行,还真赢不得这路边摊呢。”
李书萍扯了扯嘴角,“喜欢吃以后常来。”
顾振远:“你晚市还在这里摆吗?”
“摆的。”李书萍点头。
心道:他这么问,是晚上还要来。
中午巷子口来往的人不多,但李书萍也靠着酒香不怕巷子深,陆陆续续也卖出去了十八碗,收入五块多钱。
李书萍高兴地数着手里的毛票,觉得这个摆摊的生意很有搞头,就卖出去这十八碗,她的食材成本不但回来了,还有赚的呢。
周翠兰看着她手里的一把钱,羡慕地说:“还是你卖饺子赚得多些。”
“我这个麻烦些呀,你瞅我这些家伙事儿,搬来搬去的都费不少功夫呢。”李书萍说着把钱揣进了衣服兜里。
周翠兰点点头,确实,不像她卖茶叶蛋,只需要晚上把鸡蛋洗出来,放锅里小火煮着,第二天早上有一个背篓背到巷子口卖就行了。
李书萍卖饺子,东西一大堆,还得和面拌馅儿擀面皮儿,确实比她这个麻烦多了。
一点半一过,基本上就没人会来吃饺子了,李书萍也没回去,就坐在凳子上包饺子。
中午人少都卖出去了十几碗,晚上 上班儿的人下班儿,人应该会更多一些。
她一边包饺子,一边和周翠兰唠嗑,倒也不觉得时间难熬。
下午五点,林国栋去托儿所接上了儿子俊俊,跟他爸林永年在厂门口汇合一起回家。
快走到巷子口时,就看到前面围了好多人。
“干什么呢,这么热闹?”林永年伸长了脖子。
人群中的马工,看到林永年爷孙三人,便笑着招手,“老林,快过来,你前妻在这里摆摊卖饺子呢。”
什么!
林永年和林国栋父子俩瞳孔地震,李书萍/妈在巷子口摆摊卖饺子!
马工见他爷俩不动,又招手,“你们快过来呀。”
围在摊子前的人,一听他们之中有人是老板娘的前夫,就扭头看了过来。
这年头离婚可是新鲜事儿。
林永年和林国栋只觉得一股热气全冲上了脸,抱着孩子,低着头快速通过。
丢死人了,丢死人了,李书萍/妈怎么还在巷子口摆起摊儿来了,这让街坊四邻和厂里的同事怎么看他们家!
李书萍也听见人喊了,不过她可没空管,她下饺子还下不过来呢。
不出她所料,一到下班的点儿,这来来往往的人多了起来,她的生意也好了。
先是23号院儿一个吃过她包的饺子开的头,然后在老邻居的推荐下,吃饺子的人就多起来了。
刘明香在院子里洗衣裳,看着抱个孩子进来就喊妈的张娇,问了一嘴:“谁你是妈?”
张娇看见有人问,就说:“我妈是李书萍,昨天才搬进来的。”
李书萍听见张娇的声音从屋里走了出来,看着她抱着俊俊,就知道她是想干什么。
“妈。”张娇看到她,就抱着俊俊走了过去。
“妈你看一下俊俊,我上班时间要来不及了。”张娇说着就把俊俊放下,往李书萍面前一推。
李书萍后退一步,“你自己的孩子自己带,别想甩给我。”
张娇难以置信地看着她,“妈,俊俊可是你的亲孙子。”
李书萍:“他首先是你的亲儿子,其次才是我的亲孙子,我这个当奶奶的帮忙带是情分,不带是本分。”
上辈子,俊俊是她一手带大的,十几岁的时候叛逆不听话,张娇就赖是她没带好,说是她毁了俊俊。
俊俊没考上高中赖她,没考上大学赖她,娶了个跟张娇不对付的媳妇,还是赖她。
刘明香听到这儿,尖着嗓子道:“这哪有当亲奶奶的不带亲孙子的,李婶你这个奶奶当得可不太称职呀。”
张娇一脸埋怨地看着婆婆,一副“你听听人家外人怎么说的?”表情。
李书萍没好气地冲刘明香道:“你喜欢带,你拿去带呀。”
这话说得可真搞笑,“我带什么?又不是我家孩子。”
“就是啊,又不是你家孩子,跟你有什么相干?你在这里狗拿耗子干什么?”李书萍毫不客气地怼道。
从知道她租了五号房,刘明香就对她抱有敌意,对这样的人根本不用客气。
刘明香:“我、我就是看不过去,说句公道话!”
“看不过去就把眼睛闭上,你是公的吗,你就说公道话。”别人家的事儿一点不懂,还想说公道话,她说得着吗?
“……”刘明香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被人怼得不知道怎么接。
张娇诧异地看着婆婆,她原来这么会怼人的吗?
李书萍也觉得,自己重生后仿佛打开了任督二脉,那些怼人的话,自然而然就从嘴里冒出来了,一般人还接不住。
她觉得这也得益于,她上辈子看了不少家庭伦理剧。
“自己的孩子自己带,别想着丢给我,我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张娇合上惊讶的嘴,“你又不上班儿了 ,能有什么事?”
这都是她不想带孩子的借口,俊俊刚生下来的时候,她喜欢得跟什么一样,晚上还要带着俊俊睡,现在看来什么喜欢孙子都是假的。
她不帮忙带孩子,以后也别想她给她养老。
她又不是她生的,她需要她这个婆婆帮忙的时候,她不帮,凭啥给她养老?
“我是不上班儿了,但我也要找事情做,挣钱养小玉和我自己呀。”她可不能坐吃山空。
“……”张娇看着婆婆,她还要挣钱养小玉和她自己?她不是因为公公在老二的婚礼上打了她,跟公公闹脾气,想公公跟她低头吗?
可她这话的意思,怎么像是以后就打算跟小玉两个过了?
张娇最终还是带着俊俊走了,她们棉被厂的托儿所因为厂子里效益不好,已经取消了,她只得把俊俊送去了林国栋厂里的托儿所。
等她送完孩子再去棉被厂上班,已经迟到快一个小时了,还被视察车间的副厂长撞上了。
厂里效益不好,领导们压力都大,脾气也不好,张娇算是撞枪口上,当着全车间人的面被好一通批评。
李老太:“不回家,先去国营商店给你买双鞋。”
……
捧着鞋子走进大院的时候,林小玉脸上的笑都还没下去。
看到女儿高兴成这样,李老太是又高兴又觉得心酸。
“书萍回来了 ,身体没啥大问题吧。”王大妈瞧见母女二人回来了,就走了过来关切询问。
李老太摇头,“没啥大问题,就是气狠了血压升高啥的,医生让输了水观察了一晚上就回来了。”
“你昨天被送医院去了是不知道,你家老林给刘琴姐弟包足了红包,又赔了不是,哄着把刘琴迎进了门。”
李老太冷笑,“能想到。”
“你家大儿媳妇因为你家老二媳妇儿的彩礼和下车红包,比她多,带着孩子回娘家了,你大儿也跟着一起去了。”在院子里洗衣台前洗衣服的赵大妈,看见李老太也擦着手上的水,走过来说。
“看她那样子,你们老两口要是不把彩礼和下车钱补上,她是不会回来。”
李老太冷哼,“不回来就不回来,我反正是不会去请的。”
赵大妈诧异地看着她,“你现在倒是硬气了,以前只要你大儿媳生气,带着孩子回娘家,国栋不去请,那回不是你提着东西去请的。”
她们这大院子里,也就李老太这个婆婆,当得这么窝囊。
其他的,那个不是把儿媳妇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李老太叹气,“我以前想着是家和万事兴,只要这一家子和和睦睦,孩子们能好,我这个当妈的受点委屈,吃点苦也没啥。可我付出了这么多,除了小玉这姑娘,他们那个在意过我?”
二人点头,确实,昨天她都那样了,天黑都没从医院回来,林建设他们也没想着去医院看看情况。
李老太:“我算是看明白了,这人哪,你越对人家好,人家还觉得你是应该的,觉得你贱,我以后是不会再犯贱了。”
王大妈点着头说:“就是该这样。”
“哟,国栋妈回来了。”李老太最讨厌的赖老太出来倒水,看见李老太,就尖着嗓子喊。
“国栋妈不是我说你,昨天那大喜的日子,你真不该闹成那样。人家就似乎闹闹喜婆婆热闹一下而已,你就算不高兴也该忍忍嘛。闹那么一场,得罪了新媳妇儿,又惹了儿子记恨,还伤了你和老林的夫妻情分。到最后,还是贴了那么多红包钱,把人娶进了门,真的是不值当。”
这赖老太六十六岁了,算是这院儿里年纪比较大的老太太, 为人小气爱占便宜,更爱倚老卖老,摆起长辈的架子说教。
李老太翻了个白眼,没搭理她,关她屁事。
“我先回了。”李老太跟王大妈她们说了一句,直接回家了。
赖老太见李老太无视她,还生气了,指着李老太的背影冲王大妈她们说:“你们看看,我是为了她好,劝她几句,她还不搭理人。”
王大妈和赵大妈对视一眼,翻了个白眼,也转身回家了。
赖老太:“……”
李老太走进家门,就看到了坐在凉椅上看报纸的林老头。
“爸。”林小玉喊了一声。
林永年冷哼一声,没有应。"
一开始她男人也跟她一条心的,但这些年他多次催她生儿子,而她一直没怀上,这人就慢慢变了。
回这个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便回来了也没个好脸色。
“你爸忙嘛,这个星期肯定会回来的。”秦蓉不想让女儿伤心。
春宝低着头不说话,心里清楚,爸不是因为忙才不回来的,而是不想看到她这个病秧子女儿。
都是因为她,妈妈才会让爸爸分家,带着她从家里搬出来,妈妈才会每天都过的这么辛苦。
李书萍骑着车子来到巷子口,“李姐。”周翠兰喊她。
李书萍在车上冲她笑了笑,在她对面停下。
周翠兰都不顾自己的摊子了,绕着三轮车转了一圈儿,“李姐你这行动力可是杠杠的呀,看样子,是要卖饺子呀。”
李书萍下了车,点着头说:“是呢,等我摊子支上,就请你吃一碗。”
周翠兰眼睛一亮,“真的,那我可不客气了。”
“千万别跟我客气。”李书萍笑着把车上的东西往下搬,要把放在最下面的折叠桌和凳子先拿下来。
既然都要吃人家的饺子了,周翠兰也没干看着,也上手帮忙。
桌子凳子支好,李书萍就开始给炉子生火,火生好把装了大半锅水的铝锅放上面,等着水开就行了。
接着她又在在车斗里放了一个凳子,把案板放在了凳子上,洗了手,掀开放面团的盆的纱布,揪了一大坨下来,手在旁边的罐子里抓了些面粉,洒在案板上,就揉起面团来。
面团揉成条,揪成一个一个的小剂子,再用手掌按成饼,按成饼的剂子,全叠在一起,两只手在案板上一边转,一边捏,就成了圆圆的大小一致的饺子皮了。
“李姐,你这手可真是快。”她这一叠饺子皮,也就两分钟的时间就弄好了。
李书萍一笑,“我小的时候是孤儿,吃百家饭长大的,一个开饺子店的街坊,看我可怜总让我去吃饺子,我就在店里帮忙擀饺子皮,包饺子,这都是跟店里的老师傅学的。”
周翠兰冲她竖起了大拇指。
李书萍掀开装馅儿的盆的纱布,用筷子挑了馅儿,又开始包起来。
“这韭菜鸡蛋馅儿,闻着可真香。”周翠兰咽了咽口水。
李书萍特别自信地说:“不是我吹,我包的饺子,吃了就没有说不好的。只要吃了我这个味儿,别的饺子就再也入不了眼了。”
周翠兰就笑,“那我等会儿可得好好尝尝。”
还没到饭点儿,从巷子里出来,或从下巷子口路过的人,看到多出来的一个摊,也都是好奇的看两眼,上前问价的都没有。
李书萍也不急,还没到饭点儿,没人来吃也正常。
周翠兰倒是卖了三颗卤蛋出去。
锅里的水滚了,时间来到十一点,李书萍下了二十个饺子,她和周翠兰一人十个。
饺子下锅,锅里先是沉寂了半分钟,接着就滚了起来,水一滚韭菜鸡蛋饺子的香味儿,就四散开来。
“这味儿可真香。”周翠兰舔了舔唇。
没一会儿一颗颗肚皮滚滚的饺子,就浮了起来。
李书萍先给周翠兰舀了,又递了一双筷子给她。
周翠兰接过,夹起一颗饺子,吹了两下就咬了一口,韭菜香鸡蛋嫩,合在一起又鲜又香又嫩,这滋味儿给碗炖肉都不换。
“李姐吃了你这饺子,其他饺子还真入不了我的眼了,都是一样的馅儿,你这味道咋就这么好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