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灼见是有的,但学东西,非得在大牢里学吗?
朱元璋像是知道这番说法站不住脚,又补充道:“这其二呢,白天时咱利用了余闲的预言说,想必京中已有不少人恨透了他,现在出来等于找死啊。”
马皇后听完经过,经验丰富的她立刻相信大半,至于背后真正的打算,就尽在不言中了。
她幽幽道:
“所以,老四关押是假,护住余闲才是真?”
朱元璋看向妹子,不约而同地呵呵一笑:“妹子,还是你懂我!”
“余闲那鬼精鬼精的脑子,咱可舍不得他死。”
马皇后思前想后,试探问道:“你也称他为先生?”
朱元璋一拍脑袋,对余闲的认可不加掩饰:“这算什么,他给大明指了一条路,配得上先生二字。”
“妹子,你有所不知。”
朱元璋凑得更近一些。
“刘伯温算万中无一了吧?”
“他也认可余先生之才。”
“懂了吧?”
马皇后杏眼圆瞪:“竟如此???”
刘伯温一向精通风水堪舆,公认的大明诸葛,且近年很是谨小慎微。
余闲是杨宪族人,本就处于风口浪尖,出于曾经的师徒关系,刘伯温也该避嫌才是。
可刘伯温偏偏没有。
“举贤不必避亲,诚意伯那么说也合理。
“既然如此,余先生才能卓著,可以入仕啊!”
朱家这四口人都穿着一条裤子,都想到一处去了。
“不急,等考验过了,再说吧。”朱元璋暗示道。
“什么考验?要是不过,咱儿子岂非要继续呆在牢里.....”
面对马皇后质询,朱元璋为了耳根子清净,索性交了个底。
“有句话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
“关于余闲过去的道德品质...这么说吧,男人有钱就变坏。”
“要看看他现在究竟如何,就看一点。”
“等行刑日,看他逃不逃!”
也就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