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还专门给了大队长媳妇三块钱当住宿费,等房子盖好了就搬走。
大队长家里其实原本也没有空房子,家里有两个姑娘,两个儿子。
大儿子一家睡一间,小儿子一家睡一间,两个姑娘睡一间。
这两年,两个姑娘先后都嫁了出去,就空出来了一间房,两个儿媳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住进去。
孙子孙女都还小,大队长媳妇一直没决定让谁住,这不就暂时空了下来。
正好可以借给白珊绮住一段时间。
白珊绮已经决定盖房子,就盖在季云染旁边,并排着。
她也不愿意动脑子,就和大队长说比照着季云染的来。
大队长索性就让原班人马给白珊绮盖房子。
因为和秋收有重合,下工后的时间就短了,所以盖房子要用的时间可能会长一点。
这些事情和季云染没有关系,就算是她要有个邻居,也无所谓。
反正她有院墙,不愿意接触就把院门一关,躲进屋里。
过了两天,季云染听说秋收就要开始了,赶紧请了个假去县城。
一大早起来,简单吃了点东西,就去等牛车。
幸亏季云染出来的早,不然牛车就坐不下了,大家也都是赶在秋收前进县城。
季云染上车后,刘大爷就赶着牛车去往县城。
车上只有季云染一个知青,她一上车,大家都停了话头,齐齐向季云染投去好奇的目光。
一个相熟的婶子开口:“季知青去县城要买东西吗?”
“不买东西,李婶,我就是去趟邮局,给家里寄封信,告诉他们,我在这里一切都好。”
另一个婶子也搭话:“是应该寄封信,你自己一个人到这里下乡,家里人肯定挂念。”
她家里有个儿子在外参军,很能理解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挂念。
而且季云染的未婚夫也是军人,她对季云染就莫名有些亲切。
季云染确实给家里写了信。
虽然她对家里人没感情,但她能感觉到,原主是个对亲情很依赖的人,没想过和家里断了联系。
她到底占了原主的身子,必要的亲情还是要维系一下的,她主要也想看看她下乡以后,家里是什么态度。
如果还对她不错,她将来也会和他们继续走动,替原主孝顺父母。
如果变了,她也不强求,大不了不来往了。
她本身就是个感情比较淡漠的人,前世和父母感情也一般。
她不愿意正儿八经上班,又不肯结婚,早已经让父母对她失望,转而将大部分的爱都给了她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