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精英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长公主的三生三世畅读精品小说

长公主的三生三世畅读精品小说

朵年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长公主的三生三世》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朵年”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韶华宇文桀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京城要变天了。他们选择宇文将军。其实他们根本没有选择,宇文家军,注定了是要和宇文家同生同灭,同荣同辱。大将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回了京城,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皇城的警卫,还没回过神来,就已人头落地。而景昶的羽林军此时能够调集的也只有两万多人。这一战,谁输谁赢,显而易见。宇文邕不想大开杀......

主角:韶华宇文桀   更新:2024-01-21 08:3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韶华宇文桀的现代都市小说《长公主的三生三世畅读精品小说》,由网络作家“朵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长公主的三生三世》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朵年”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韶华宇文桀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京城要变天了。他们选择宇文将军。其实他们根本没有选择,宇文家军,注定了是要和宇文家同生同灭,同荣同辱。大将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回了京城,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皇城的警卫,还没回过神来,就已人头落地。而景昶的羽林军此时能够调集的也只有两万多人。这一战,谁输谁赢,显而易见。宇文邕不想大开杀......

《长公主的三生三世畅读精品小说》精彩片段

朝中暗流涌动,局势紧张。

有人看不破,有人看破不说破。

宇文敏一封家书,用信鸽连夜寄出。

他希望哥哥能尽早收到,有个决断。

景帝待她不错,人前的风光和面子,她不缺。

但是帝王睿智深邃的眼眸下,究竟有着怎样的盘算,她不敢细想。

刚进宫那会,她顶着贵妃的头衔,虽长夜漫漫,偶感孤独,但是时间长了,日子久了,她倒也渐渐习惯。

景昶对陈皇后的深情和专情,是经得住岁月蹉跎的。

聪明如她,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钻牛角尖,让自己郁郁寡欢。

想通之后,她便觉得黑夜没有那么长了,也没有那么冷了。

后来,听说是陈皇后苦苦劝说皇帝,让他不要冷落其他姐妹。

她说皇帝不是她一个人的皇帝,而是后宫所有女人的皇帝,更是全天下人的皇帝。

景帝听进去了,后宫的女人总共也没几个。

敬事房也按照规矩,给各宫娘娘做了侍寝牌子。

宇文敏第一次被传召的时候,又紧张又激动。

景帝那一晚对她很温柔,没有让她遭罪。

她误以为景帝心里多少是有一点喜欢她的。

直到第二天一大早,眼生的嬷嬷端了一碗浓黑的热腾腾的药。

景帝盯着她喝完,又亲手喂了一颗蜜饯给她,“爱妃辛苦了,今日就不用去皇后那请安了。”

说完,便起身去上早朝了。

她没有质问,也没有皱眉,那碗药很苦,她的心更苦,苦到含在嘴里的蜜饯都失了味。

此后的每一次,都是这样。

她期待着某一天,景帝能够不要让人端来那药,她实在是太讨厌那味道了,厌恶至极。

可是一次次的期待,一次次的落空。

最终她与自己和解了,景帝不爱她,现在不爱,以后也不会爱,所以才不想让她生下他们的孩子。

她不再有期待。

她还知道,景帝忌惮宇文家,所以,她是不会有自己的孩子了。

她开始为自己盘算。

在她多番打听之下,了解到给她煎药的嬷嬷,老家有个不学无术的弟弟。

原本她弟弟在她月银的补给下,还能维持基本的生活,也讨了媳妇。

嬷嬷想着他既已成家,自会安分过好小日子。

可是俗话说,狗改不了吃屎。

心安理得地花着姐姐的钱,还娶了漂亮老婆,他整个人开始飘了起来。

有几个自认为跟他混得差不多的年轻人,长得比他还稍微体面些,娶不上老婆。

那些人见不得他眼看着越过越好,几人一合计,撺掇着他去赌博。

一进了赌场,就是走上了不归路。

他媳妇不让他去,说了他几句,他大发脾气,大打出手,竟失手将新妇打死了。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嬷嬷为着这事,头发都愁白了。

宇文敏想着,是时候做一笔交易了。

那嬷嬷是皇帝身边的人,她不敢为这档子事求助于别人。

丢人现眼不打紧。

万一查出她收受宫女太监的贿赂,甚至还拿着娘娘主子的赏赐,托人送出宫去变卖,折算成银子给那不争气的弟弟。

嬷嬷自知担当不起。

那些皇家之物万一追究起来,她就算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

宇文敏对自己的计划,有十足的把握,嬷嬷的软肋被她精准拿捏。

所以,再后来药还是喝着,只不过不再是避子汤。

那之后过了两个月,宇文敏就有了身孕。

起初除了可靠的心腹,其他人一律瞒着。

等到显怀瞒不住的时候,景帝大发雷霆,却到底没有对自己的骨血赶尽杀绝。

宇文敏处处低调,还营造出这一胎是个公主的假象。

她日日让人去拿辣口的吃食,整个宫里都在传,贵妃这一胎定是个女儿。

在没有外人的时候,她才敢嚼着酸梅。

她的儿子比皇太子景尧小三岁,是景帝的第二个儿子。

景帝没有那么欢喜。

从名字就知道景帝的心意,他给她的儿子取名景禳。

禳,意思是祈祷消除灾殃。

她在心里冷笑,景帝是有多介意宇文家染指帝王家的血脉。

无所谓了,她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了真正的依靠,她会好好爱着护着这个孩子。

那日景帝梦魇,紧锁眉头,一直说着,“别过来,别过来……”

她的睡眠本就浅,一下子就醒了。

她没有急着去唤醒景帝,而是贴近想听得更清楚些。

一些话她没有听懂,但是宇文邕三个字,她听得真切。

景帝呢喃了片刻后,又睡着了。

一旁的她却因后怕,清醒着躺了一夜。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她觉着景帝已经容不下宇文家了。

飞鸽传书,传的不是长篇大论,而是短短几句,“帝起杀心,望兄长速归。”

景禳这孩子是怎么来的,桩桩件件,宇文邕都是知道的。

他的心里不是没有埋怨的。

皇帝不信任他,他是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的。

但是眼下的情形,的确不容乐观。

整个宇文家军,三万精兵的生死存亡,都压在了他的肩上。

想起他和景帝一起出生入死的场景,记忆犹新。

可是才短短十几年,就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他不知道该怎么破局。

边关的月亮,也无法带给他答案,他独自饮完了一整坛酒,竟有泪留下。

天亮了以后,他安排宇文桀带着五千精兵留守驻扎。

他则率其余人马,返回京城。

无诏回京,是大罪。

只有宇文桀还蒙在鼓里,以为父帅是得了皇帝的调遣。

他没有多想。

其他人,心知肚明,他们此番回去,京城要变天了。

他们选择宇文将军。

其实他们根本没有选择,宇文家军,注定了是要和宇文家同生同灭,同荣同辱。

大将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回了京城,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

皇城的警卫,还没回过神来,就已人头落地。

而景昶的羽林军此时能够调集的也只有两万多人。

这一战,谁输谁赢,显而易见。

宇文邕不想大开杀戒,宫里的人纷纷投降,以求活命。

他们不在乎这江山到底是姓景,还是姓宇文。

景昶坐在龙椅上,纹丝不动,他和宇文邕最后的对话,摒退了其他人。

没有人知道那一日,他们谈了什么。

只是宇文邕从大殿出来之后,景帝自刎了。

景尧不知被带到了何处。

韶华跌跌撞撞跑过来,她的华服破了,她的鞋子掉了,她的头发乱了。

她颤抖着抱起地上的景昶,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地上的人已经断了气。

长公主还在哭着让他站起来。

端庄的陈皇后,红着眼眶,却流不出眼泪了,她拿起剑,刺向宇文邕,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家闺秀,还没到仇人跟前,就摔倒在地。

她痛骂宇文邕,她第一次失态,第一次诅咒。

她喊了一声“韶华”,当长公主看过来的时候,她做了一个嘴型,“活下去。”

韶华满手的血,爬向她的母后。

她的母亲没有等她,拿起了剑,划向了脖颈。

长公主一下子晕了过去,漫天的红色,像是要把皇宫洗一遍。

两岁的景禳连夜登基,宇文敏垂帘听政。
韶华长公主再大一些的时候,已经是全京城最美的姑娘了。

淡扫娥眉眼含春,皮肤细润如温玉,柔光若腻不点而赤,娇艳若滴,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柔拂面。

最好看的莫过于那双时刻含着水光的眼睛,灵动,慧黠,笑起来的时候,那酒窝煞是勾人。

灿如春华,姣如秋月不过如此,长公主是倾国倾城的长公主,是无数男儿不敢肖想的美梦。

美到当文采斐然的孙齐一见到韶华,就连话都说不利索。

玉面郎君如孙齐,面对长公主的时候,只剩耳尖羞红。

这样高贵的,一尘不染的,洁白无瑕的长公主,依旧喜欢着宇文桀。

他们虽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手拉手环抱桂花树,也不能再不分彼此吃同一块糕点,她更不能肆无忌惮地骑在桀哥哥的身上,在地上转一圈又一圈。

可是在长公主的心里,宇文桀永远是她的桀哥哥,最好的,唯一的,无人可以替代的桀哥哥。

母后告诉她,他们长大了,要守规矩了,凡事要有章法,有分寸,不能叫天下人耻笑。

韶华觉得母后越发不像母后了,反倒像教书的夫子。

好在母后现在不止她一个孩子,要不然她肯定要被逼疯。

她的弟弟景尧,而今已有五岁了,他从一出生就被父皇封为皇太子。

景帝以德治国,任人唯贤,如今百官齐心,四海升平。

唯有北方魏人,狼子野心,虎视眈眈,魏国皇帝想要开疆拓土,屡次来犯,均败在了宇文家军的手上。

宇文邕和宇文桀父子二人操练的那支军队,以一当十,战无不胜。

景国的疆土,有宇文家守着,敌人休想占领一分一毫。

长公主的桀哥哥,已经成了宇文少将军,其带兵打仗的本领,超出了他的父亲。

少年一身金色流云铠甲犹如浑身淡淡金光萦绕,意气风发,鲜衣怒马。

剑眉斜飞,目若朗星,瞳如点漆,鼻梁挺直,他坐于高头骏马上,凛然如战神。

他时常眺望远方,那是京城的方向,那里有他最心爱的姑娘。

宇文桀像他的父亲一样,以守护景国千秋万代为使命。

守着国,守护她。

儿时,他和韶华常在一处,连睡觉都不舍分开。

他的姑姑时常逗他,“我们桀哥儿这么宝贝长公主,是不是也想要一个妹妹?”

那时的他总会昂着头,两手叉着腰,反驳道,“我才不要妹妹,我只要韶华。”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他的韶华对他也是极好的,他最喜欢的那支羊毫笔,就是韶华送的,他曾用那支笔写出了不少好文章。

他喜欢骑马,他的第一匹马是父亲送的,第二匹是韶华送的,而且是送给他的生日礼物。

他记得清楚,八岁的生辰,他的生辰,也是韶华的生辰。

每年的那一天都会格外隆重,但那份隆重是属于韶华的,他从小就知道。

他习惯了,并不生气,他知道他的父亲母亲也很爱他,就跟皇帝皇后很爱韶华一样。

他是男子汉,仪式感对他来说没有那么重要。

韶华高兴,他也高兴。

八岁那年,韶华牵来了一匹小马,那是一匹很漂亮的黑马驹,额头中间有一撮白毛,形状像一道闪电,他一眼就喜欢上了。

韶华对他说,“桀哥哥,生辰快乐,我们每一年都要一起过,每一年都要开开心心。”

很多人忘记了那天也是他的生日,不重要,只要韶华记得,他就不觉得委屈。

韶华对他的好远不止这些,六岁那年夏季,他领着韶华去御花园的荷塘,满池的荷花开得正当时,韶华想要中间最大的那一朵,后来不慎掉入池中。

六岁的宇文桀还不通水性,他一边哭喊着救命,一边也往池中跳。

幸亏宫人发现得及时,虽是炎炎酷暑,但长公主终究还是受了寒凉,躺在床上喝了三天药才好。

他惹下了事,还差点酿成大祸,帝后虽未加责怪,但他的父亲用软鞭狠狠抽打了他三天。

小小的后背伤痕累累,要不是母亲看他撑不住了,拦了下来,他可能会被父亲打死。

他在床上休息了十天,才勉强见好。

韶华的风寒痊愈了之后,不见他去宫中,想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让她的桀哥哥连课业都丢下了。

后来听母后提起,她才知道,桀哥哥因她落水挨了罚,罚得很重。

她哭着闹着嚷着非要去宇文府看她的桀哥哥,否则就不吃不喝。

宇文桀趴在床上换药的当口,韶华出现了。

手里捧了一堆东西,有金疮药,灵芝,还有一棵硕大的人参。

都是她亲自挑的,说用了这些,桀哥哥就不疼了,就能回到宫里陪她读书了。

宇文桀好了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凫水。

而今,他和父亲守着边关,进展顺利的话,过不了多少时日,他就能回去了。

离开京城,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了。

他答应过韶华,在她及笄之前,他一定回去。

出征的时候,韶华给他做了两双战靴,那是韶华第一次做针线。

她不擅也不喜女红,他是知道的。

但她还是亲手给他做了鞋,虽然丑了些,针线也不够密实,他却穿得很合脚,心里满意得很。

她还去灵霞寺替他求了一道平安符,想到韶华三步一叩,九步一拜的虔诚模样,他不禁又将怀中的护身符小心翼翼地掏出来,放在手心,睹物思人。

这是韶华的寄托,也是他的信仰。

父亲有一次在酒后与他畅谈,从国家大事到儿女情长,父亲隐晦表达过不希望他娶韶华。

长公主金枝玉叶,宇文家又重兵在握,公主的驸马如果是宇文桀,朝中必然会引起争议。

最重要的一点是,景帝会不安。

宇文桀不是没想过这一点,行兵打仗是他的理想,但是韶华亦是他的理想。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他要在这两者中做出选择,他想他可以接受做一个闲散驸马,不问朝中事,只谈风与月。

为了韶华,他是可以放弃大好前程的。

只要景帝愿意信任他,愿意将韶华交给他,他会毫不犹豫押上一切去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