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穿越:我靠在家签到富可敌国》是作者“北冰鱼”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军事历史,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朱元璋朱闵,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本是生在红旗下的根正苗红三好青年,一朝穿进大名鼎鼎的洪武十三年。他靠着签到系统在家苟着,也成了个富裕的小地主。一不出门,二不交友是他的准则。结果有个人跑来直喊他叔攀关系,还老想让他去京城当官?哥可没空。他是朱元璋他叔?那不得混个国公当当?骨子里的热血开始澎湃,爱国情怀就此激发。他带着朱元璋横扫东西半球。新大陆?缴了!倭寇?灭了!此后大明风华走遍世界,奉万国朝拜!...
主角:朱元璋朱闵 更新:2024-01-22 10:32: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闵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我靠在家签到富可敌国》,由网络作家“北冰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我靠在家签到富可敌国》是作者“北冰鱼”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军事历史,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朱元璋朱闵,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本是生在红旗下的根正苗红三好青年,一朝穿进大名鼎鼎的洪武十三年。他靠着签到系统在家苟着,也成了个富裕的小地主。一不出门,二不交友是他的准则。结果有个人跑来直喊他叔攀关系,还老想让他去京城当官?哥可没空。他是朱元璋他叔?那不得混个国公当当?骨子里的热血开始澎湃,爱国情怀就此激发。他带着朱元璋横扫东西半球。新大陆?缴了!倭寇?灭了!此后大明风华走遍世界,奉万国朝拜!...
“这........”
朱标思索了一阵之后才缓缓说道:“胡惟庸毕竟是枝繁叶茂,贸然对其动手肯定是不好的,还是需要先去其枝叶,到时候在对其下手。”
“还有吗?”
朱元璋对于朱标稍微有些失望,没想到他只能给自己这样的答案。
他想要的是他能够有些格局,虽然不奢求他能够想到内阁制度,但是最起码能够看到自己想要对宰相制度下手才是啊。
自己都培养了他这么久了,至少也不能和自己的叔父差太多啊。
“还有啊?”
朱标也是一愣,看来自己的父皇应该是已经有了别的想法了,这是在考校自己啊。
只不过他也是对胡惟庸不满意好久了,所以自己对其也是有些自己的想法的。
当下朱标便是开口说道:“儿臣觉得罢黜胡惟庸是大事,不能随便的打草惊蛇才是,应该先派出手下暗中的搜查其的罪证,先剪除一些他的党羽,最后在对其下手才是,直接将此案办理的铁证如山。”
朱标自己觉得自己这样想已经是非常的完美了,胡惟庸的手下定然是由他犯罪的证据,到时候靠着这些先剪除一些他的党羽,最后直接全部撂出来让胡惟庸下台。
当下便准备像之前那样等待自己父皇的赞许,只不过这次.......
“只有这样吗?”朱元璋皱着眉头说道。
“还有?”
朱标看着自己父皇的意思,然后便开始沉思了下去,想了半天之后才说道:“儿臣觉得只要如此便可以扳倒胡惟庸了啊,已经是足够了。”
“唉.........”
朱元璋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他现在也不求朱标能够像小叔父那样提出天才的内阁制度了,只要能够想到自己想要动的不是胡惟庸,而是丞相这个职位才是啊。
至于胡惟庸,那都是附带的牺牲品而已。
“父皇.........”
朱标看着自己父皇失望的样子有些手足无措,他这是失望吧?
这种失望他一般不是只对自己的弟弟们才有的吗?
今天怎么也这般的看自己啊?
自己说的好像已经是足够好了吧?哪怕是李善长好像也说不出更好地解决方案了啊。
“罢了罢了,不怪你。”
朱元璋苦笑了一声,他现在也懒得让朱标和朱闵比了,再怎么说也都是自家人,要是自己的儿子也是这般的话,可真的是占尽了天下的洪福了啊。
朱元璋摇了摇头之后才说道:“你说的确实是已经很好了,只不过咱想的是你的眼光和格局还是差了点啊。”
“格局?”
朱标不解的说道。
“对,就是格局。”
朱元璋郑重的点了点头之后才说道:“胡惟庸之弊病难道只是在于他一个人吗?”
听到这之后朱标恍然大悟,他现在终于知道了自己父皇想要干什么了。
“父皇您难道说的是宰相制度的事情?”
“不错,为父想要做的正是废黜这千百年来的宰相制度。”朱元璋说着眼中就闪过了一抹寒光
“从咱之后,大明的天下将再也没有宰相这个称呼,天下的大权,尽在天子之手。”
朱元璋说着的时候,还将自己的手掌伸出,隔空虚握,好似真的抓住了整个天下一般,端的是霸气无比。
“父......父皇,您,您不是在跟儿臣开玩笑吧?”
朱标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虽然他现在想到了朱元璋想要干什么,但是这也太离谱了吧?
“父皇,您要是对其不满意换掉他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啊?这也的话对于朝廷的运转都有不便啊,更何况这是千古流传的........”
有那么的一瞬间他朱标还以为自己老爹得了失心疯了。
这废除丞相的事情他也能想得出来?
这不是开玩笑吗?
真当皇帝是生产队的驴了啊?关键是就算是生产队的驴也不敢这么用啊。
没错.....丞相的权力确实是有些大了,就连他朱标现在都觉得胡惟庸的权力大的过分,这都是宰相这个职位给他带来的。
但是朝廷没了宰相是真的不行啊,那不得把皇帝给累死吗?
哪怕是从古到今,数尽天下群雄,哪怕是秦皇汉武这等的雄才大略之主都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啊。
他们也只不过是在皇权和相权的争锋之中罢黜掉了丞相而已,并没有废黜这个职位。
是他们太蠢了想不到丞相的弊端吗?
不是啊。
但是一个制度能够流传千年自然是有其道理的。
朱元璋是精力过人,但是那全天下的政务都让老朱自己处理,就算是把他累死,他也处理不完啊。
这也就有了后边朱标的病死。
说实话,这玩意在史书上争议挺大的,但是老朱让其分担政务,让其本来就虚弱的身体更加的雪上加霜了。
这也就有了朱标在去洛阳勘察地情的事情随后回来感染了风寒病死了(这里借鉴的是最多的说法。)
这个勘察地情也是因为老朱有了迁都的想法,所以才让其去长安洛阳等地看了看。
话说回来,朱标也是尽量委婉的告诉自己的父皇:“父皇,这可是连秦皇汉武都没做到的事情啊,要不咱们再想想?.........0”
虽然委婉,只不过他的意思也是非常的明确了,这是连人家都没做到的事情,您老废黜丞相的事情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寻常的臣子,或者是皇子的话肯定是不能这也对老朱说话的,不然的话定是要惹得他勃然大怒。
只不过朱标不同啊,要不怎么说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
当然,另一方面这也是朱标的性格,这种原则性的问题,老朱做得不对他当然要说了。
朱标不是什么老好人的,只是性子上差点磨炼罢了。
而现在朱标也是正色的说道:“父皇,儿臣知道您在朝堂上受气了,但是这丞相制度是万万不可废黜的啊,一个不好就可能影响到社稷,父皇,您可不要意气用事啊。”
“你个臭小子,真的是蹬鼻子上脸,还敢说你老子了不是?只不过你啥时候见过咱意气用事过?”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
本来朱标还好,听到了后半句也是嘴角抽了抽,您老意气用事的还少吗?
只不过这话朱标可不敢说出来。
但是他既然这样说了,难道是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
朱标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他也想不到啊。
而朱元璋这会看着朱标的样子也是想到了自己。
当初自己好像就也是这样的表情。
随即老朱的脑海中便浮现了一个少年的身影,那种轻描淡写,甚至是带着一丝丝不耐烦的语气,略微的带着一丝感叹的吐出了两个字:“内阁~!”
小说《穿越:我靠在家签到富可敌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内阁。”
“内阁?”
朱标此时是迷茫的一批,这是什么玩意?
自己从小也算是饱读诗书了,为什么这两个字分开自己都认识,连起来的话听都没听过呢?
而且任凭他绞尽脑汁也是想不明白,这短短的两个字为什么就能够代替丞相呢?
“其实这个办法很简单,你看看吧。”
话音一落,朱元璋就将手中的奏折递了上去:“你看看吧。”
这道奏折正是李善长根据昨天朱闵描绘的内阁制度作出的完善和细节的填充,这点儿能力他还是有的。
此时上面用朱笔写出的作出的道道勾勒就是未来大明要奉行的政策了。
而朱标也是挺好奇的,这内阁二字究竟是有何神奇的,竟然在这一份短短的奏折中就将流传千年的丞相制度给废黜了。
于是便接了过来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下一刻,朱标的身体便僵住了。
看的越发的投入,额头上的冷汗也是在不断地流着,脸上时而沉思,时而大喜,时而恍然大悟,各种表情纷纷的在朱标的脸上上演。
这份奏折不过是几千字罢了,寻常人不过几分钟就能够完全的看完,朱标硬生生的看了半个多时辰。
身形一动不动的,眼神死死的盯着手中的奏折,好似上面绣了一朵花一样。
不知道过了多久,朱标才缓缓的回过神来缓缓的吐出了一口气。
朱元璋见状也是笑呵呵的说道:“这个内阁制度如何呢?”
“儿臣拜服,父皇能想出此等制度的人当得起千古第一奇人了,这内阁也将是千古第一制了,这必定是载入史册的事情啊。”
朱标深吸了一口气后也是沉声说道,其实他说的也没错。
丞相制度流传千古,被废除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因此内阁制度作为代替掉丞相制度的产物,是定然能够出现在史册上面的。
朱元璋听到朱标这么说也是很开心,毕竟谁不想做出来什么大事儿被载入史册呢?
只不过这个功劳他可不敢厚脸皮的冒领啊,毕竟想出来这个政策的人是自己的叔父啊。
“标儿你可是误会了,想出这等政策的人可不是你的父皇啊。”
朱元璋也是摇头苦笑着说道,这等政策要是自己想出来就好了啊,只不过还好,想出来这个政策的也是自己朱家人。
“不是父皇?”
朱标闻言也是一愣,随即便反应过来的说道:“难不成是韩国公?没想到韩国公竟然还有如此奇制啊,果然是才学惊人。”
“也不是他。”
朱元璋想到李善长被自家小叔父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那窘迫的样子就觉得好笑。
这把朱标给整懵逼了,毕竟自己父皇旁边也没多少的谋士啊,韩国公就是其中之一,当初也是跟着老朱给他提出了九字方针的人啊。
自己父皇也是靠着这个九字方针才给自己的争霸奠定了基础的。
“嗯......”
朱标想了想之后也是说道:“莫非是诚意伯?”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正是对诚意伯的夸赞,可以看得出来这等评价比之诸葛武侯还要高一分。
而刘伯温也确实担得起这个评价,自身的才学十分的惊人。
可谓是天文历法,阴阳算术无一不知无一不晓。
只不过这人待得朱元璋建国之后便沉寂下来了一言不发,跟个哑巴一样,这让老朱恼恨的很。
当然了,这并没有人会怀疑他的聪明才智,只是他沉寂的原因众人猜测不已。
这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他怕老朱卸磨杀驴了。
所以这也算是老朱恨他的原因之一。
只不过这在历朝历代其实都很正常,就是那些建国的功臣在跟着陛下打完了天下之后定然是会占据绝大部分的权力的,为皇帝所不容,因此基本上都没有一个好的下场......
而且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就属老朱杀功臣杀的猛,大家也都是跟着老朱的老臣子了,或多或少的都了解一些老朱的性格。
因此这些流传出去的猜测也都是这些人给散播出去的。
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这个说法叫做急流勇退。
“哼,一个沽名酌誉的伪君子罢了,他怎么可能来向献策?”
老朱听到了朱标的回答之后也是冷哼了一声。
外边的那些言论他岂能不知?
但是他却又真的不能做什么,毕竟如今的刘伯温这等做法已经是将他凸显的心中狭义无比,要是真的对其动手了,那这个名声也算是传出去了。
要是寻常的功臣这么搞一手也就算了,只觉得这个人标新立异罢了。
但是刘伯温可是老朱能够建立大明的大功臣啊,他搞了这么一出,直接就让朱元璋下不来台了。
虽然他老朱不是太过于在意别人的目光。
可是人言可畏啊,要是过多的人都觉得老朱这个人心胸狭隘,那以后这大明的江山谁来替他老朱家来治理?
“刘伯温此人呐,虽然嘴上说着什么不在乎声誉什么的,只不过在咱来看,他就是那个最爱惜自己羽毛的人了,不然的话他怎么可能在朝堂上如此的跟咱作对?”
“他要是真的爱惜自己的羽毛,喜好名声,那他就不会跟着咱来造反了。”朱元璋冷哼的说道。
反正只是要涉及了刘伯温,老朱感觉自己能够吐槽个三天三夜。
这人实在是不像话。
刘伯温一开始藏拙的时候,老朱还以为他是谦虚,又或者是因为自己给他了的伯爵跟自己怄气,于是便放下身段来亲自请其出山。
这可倒好,根本不鸟他好不好,这让他这个当皇帝的脸面上怎么过得去?
尤其是上朝的时候,当时还以为人家气儿没消,便想着你上朝总能给自己一点建议把?
谁知道这让他来上朝跟去刑场一样。
外边的人不明所以啊,都夸赞他刘伯温淡泊名利,与之相反的老朱却被喷的里外不是人。
“这......诚意伯确实是有些过分了。”朱标也是苦笑着说道。
他站在自己老爹的角度来想,毕竟自己以后也是要继承大统的,这刘伯温确实是矫情的过分了。
那时候刚刚立国,正是上下一心的时候,谁知道他直接来个急流勇退。
甚至是害怕皇帝天天干掉你。
你这不是在膈应人呢吗?
............
小说《穿越:我靠在家签到富可敌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只不过无论刘伯温如何做法,但是人家的才华是不可否认的,朱标也没想到想出这个制度的人竟然也不是刘伯温。
这一下搞得他是真的猜不出来是哪位了。
“那到底是谁啊?父皇,您就别跟我卖关子了。”朱标也是很想知道能想出这个制度的人了。
朱元璋笑了笑,有些感慨的说道:“那个人啊,是你的叔爷,也是咱的叔父,咱们家的老祖宗啊.......”
“老....老祖宗??”
听到这里的朱标下巴都快惊掉了。
刚才他一看这内阁制度,一看就是老成之言,必定是看过了数千年的王朝兴衰,然后不断地研究才能够总结出来的制度。
但......但是说什么也没想到这个人竟然是自己的老祖宗啊。
他老朱家啥时候蹦出来了个老祖宗啊,他怎么不知道?
自家老爹的亲人不就剩他们几个了吗?
这.......自己父皇不会是老糊涂被骗了吧?
朱标有些狐疑的说道:“父皇,这老祖宗是哪里人士啊?要不要儿臣去调查一番?”
听到这里的朱元璋也知道了,自家好大儿根本不相信自己,于是便说道:“咱肯定是调查了一番之后才能够确认的啊。”
“你应该还记得咱当初立国之后让你派人去老家句容找找有没有遗漏的皇室血统吧?”
朱标闻言也是点了点头,当时还是他吩咐的人呢。
“咱这个叔父就是当初在句容逃荒跑出来的,而且事无巨细,家里边的一些小细节他都答得上来,也派人查过了,他就是你四叔祖朱初十的儿子。”
朱元璋也是感慨的说道,他哪里能够想到,自己瞎溜达竟然把自己家的老祖宗给溜达出来了,当真是造化弄人啊。
“哦,对了,你叔爷跟你差不多大。”
“这.....这怎么可能?”
朱标这次再次的懵逼了,这等制度怎么可能是跟自己差不多大的人弄出来的呢?
朱标眉头紧锁的说道:“那此人......不....叔爷他是背后有高人指点?”
“放心吧,咱调查的那么清楚,怎么会不知道呢?”
朱元璋对于朱标的这等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说开拓不足,但是守成绝对是绰绰有余了。
更何况还加上了一个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叔爷,以后的大明是越来越辉煌了啊。
只不过这会儿老朱可能是忘了,他现在还没把自家叔父给请出来呢。
“竟是如此。”
这个时候朱标也是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气,行了一礼说道:“那儿臣就在此恭喜父皇了,竟然能够在这个时间寻得亲人,而且叔爷还有如此的大才,是我大明之福啊。”
“呵呵,起来吧,以后有空了咱一定要带你去见见你叔爷,认祖归宗嘛,而且你叔爷那里做的饭菜非常的不错,绝对是人间难得几回闻啊。”
此时的朱元璋没有什么帝王之气,有的只是一个老父亲的期盼,还有一个想要尽孝心的中年人。
“儿臣多谢父皇。”
朱标心中也是涌过了一阵的暖流,他知道自己父皇这个做法是为了什么。
不得不说这朱元璋和朱标两人真的是父慈子孝,根本没有什么心机算计,全都是真情流露。
而且朱标这人也是厉害,把兄弟关系搭理的井井有条,要是他继位当上大明的皇帝,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后边的靖难之役。
“对了父皇,叔爷流落民间如此之久,为何不赶紧将叔爷给接回来呢?”
朱标也是好奇的问道,按理说自家父皇不是这么一个不孝顺的人啊,
“哈哈,你叔爷如今还不知道咱的身份呢,因此俺们只是相认了,咱也在苦恼该以何种方式来让你叔爷回来呢。”
朱元璋笑了笑说道。
这时一个太监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递上来了一道奏折说道:“陛下,韩国公身体不适告假一天。”
“哦?”
朱元璋看到了奏折之后也是打量了几眼之后就说道:“去吧,帮咱挑上几样补品给他送过去,告诉他,咱准了。”
“是。”
这会儿朱标有些疑惑,毕竟刘伯温搞了这么一出已经是让自家父皇恼怒不已了,这李善长闹哪出啊?
他不是听热衷于当官的吗?这会儿怎么也开始学刘伯温了?
关键是自家父皇好像还挺乐意的,直接就准了。
朱元璋看出来了朱标的好奇,于是便说道:“行了,他想在家就在家窝着把,这事儿啊,你我父子二人就够了。”
“哦~原来是胡惟庸之事啊。”
听到老朱这么调笑的说道,朱标反应也是极为灵敏的,直接猜出来了李善长到底怎么想的。
毕竟他和胡惟庸之间的关系,确实是有那么点联系的。
“那儿臣这就回去准备准备,今天朝会一定能将其推行下去。”
...............
很快就到了上朝的时间。
明初上朝的时候可谓是极为痛苦的啊。
稍微住的离皇宫近一点的官员呢,只要三点多起来就醒了,要是远一点的,直接一两点起床都是正常的。
最关键的是这个朝会是每天一次啊,每天他们都要起来这么早。
这会儿也可以看得出来老朱和朱标两人谈论的时间了。
这朝会本来在之前的朝代要不是三天一次,要不就是五天一次,到了老朱这直接给你来了个超级加倍。
关键人家老朱自己也不觉得累,还乐此不疲。
这可一下子苦了下方的百官了。
.......
奉天殿上老朱端坐于龙椅之上,朱标于其身旁侧立。
待得百官高呼了万岁之后,也开始按照平时的流程开始奏报了。
他们谁也想不到等会儿等着他们的将士洪武皇帝以及大明储君的狂风暴雨。
................
小说《穿越:我靠在家签到富可敌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陛下,微臣有要事禀报!”
此时百官的队列当中走出来了一位中年文士,此人正是胡惟庸。
而百官们也都是很有默契的并没有和胡惟庸争抢奏对的位置。
毕竟如今的胡惟庸的威势实在是太大了。
自古以来丞相以左为尊,胡惟庸就任左丞相之后权势就愈发的恐怖了起来,还不断的培养门生故吏。
因此,此时的胡惟庸无疑是百官之中最为顶尖的人了。
而且整个朝堂之上几乎有大半的人都受过胡惟庸的恩惠,关系莫逆啊。
每次的朝会都是他第一个当仁不让的出来奏对,其他的人也懒得和胡惟庸抢这个,当然,也是抢不过的。
只不过这次朱元璋却抬手打断了胡惟庸:“那啥,今天呢咱有个事儿要宣布一下,要是丞相有何事情,待咱宣布完了之后再说。”
“是。”
胡惟庸愣了一下之后也是退回到了自己的队列当中。
这种事情已经是常态了,照着朱元璋这事必躬亲的性子,天下的很多事情老朱的心里边其实都有数的,有时候还不等臣子汇报,他心里边就已经是有了决断了。
而这次百官也以为老朱确实是想吩咐点什么了。
可是.......
朱元璋笑着说道:“诸位,此事说来其实也简单,就是咱觉得如今这丞相之位实在是太过于多余了,不如将其废黜,不知各位爱卿意下如何?”
????
百官听到了朱元璋的话语之后集体懵逼了。
这是什么意思?
废黜丞相?
是陛下终于看不惯胡惟庸的嚣张跋扈了吗?这次是要对胡惟庸下手了?
此时全场寂然,所有人的目光都挪向了百官之首的位置,那里站着的人正是胡惟庸。
而胡惟庸才是全场最为懵逼的那个人了。
陛下啊,你废黜个丞相好歹走漏点风声吧?
你这不吭不哈的说出来实在是太吓人了啊。
关键是你好端端的为何要废黜自己呢?
要知道丞相可是百官之首啊,一般来说朝堂的运转缺了丞相之后基本上是很难运转的。
而且.....你也不通个气儿。
你是在吓唬我的吧?
一想到这里,胡惟庸自以为是的觉得猜透了老朱的心思了:“陛下,微臣知罪,请陛下责罚。”
管他老朱要怎么搞呢,咱直接来个认错行不行?
您看看咱这态度,那是要多好有多好啊。
反正度过了这次的难关之后,不管是自己安排亲信,还是那些欺压官员的事情要收收了。
最起码不能在老朱盯着自己的这段时间放肆。
先保住丞相之位再说啊,这个位置实在是太过于重要了。
其实不只是胡惟庸这么想,就连朝堂之上的其他大臣都是这么想的,毕竟这一个好好地丞相怎么可能说废黜就废黜的呢?
最起码说人家犯事儿的证据你得给拿出来吧?不然的话怎么服众?
因此在大家伙看来,这只不过是老朱对于胡惟庸的一次警告而已。
而这会儿的朱元璋看着朝堂底下的大臣,心中不断地冷笑。
以他的心机如何能够不知道下边的那些百官一个个的都在想什么呢?
一个个的趋炎附势,到现在了还想着巴结胡惟庸。
还以为咱这次是警告他,殊不知这次咱是要严办胡惟庸的。
他要被处理,自朱闵的内阁制度出来之后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小说《穿越:我靠在家签到富可敌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
从朱标开始念这道奏折也是足足的念了十几分钟,毕竟这是一个制度的变革,涉及到的范围太广了。
而老朱也不傻,废黜掉了丞相之后,他又在圣旨之中增加了内阁人员的地位,还有大学士的地位,办理宫殿等等......
简单来说就是打一巴掌再给一个枣。
要是直接废了丞相还不给他们一点甜头,那这些臣工是真的憋屈死了不给老朱干活咋办?
总不能全杀了把?
说实话,咱们朱老板的政治智慧还是非常的足的。
而下边的刘伯温则是带着深深的震撼,他光在脑海中稍微的推算了一下便知道这个制度是绝对可以实行的。
他之前可是一直以为这丞相和皇帝就是相互相争,必有一伤。
这根本就是没办法解决的事情。
到了最后以自家陛下的性子虽然会将丞相给打压下去,但是也定然会元气打伤了,毕竟这是属于内耗,消耗的都是大明的国力啊。
但是他没想到这皇权和相权的斗争就被老朱如此悄无声息的给打压下去了,根本就没有泛起太大的波澜。
这内阁可以说就是另外的一种丞相。
只不过却将丞相手中最大的决定权给收了回去,只剩下了建议权了。
不光在本朝解决了丞相,还免除了后世出现宰相权势滔天,直接祸乱朝纲的可能。
.....
这会的刘伯温也是深深的为提出这个制度的人感到赞叹。
对,刘伯温一开始就没觉得这制度是老朱提出来的。
老朱虽然说对于权谋还有打仗非常的有天赋,但是对于朝廷的组织架构以及中间的各种制度等等的,老朱是一窍不通。
不然的话明朝也不会继承前元的制度了,设立左右丞相,再加上中书省,下边设立六部等等.......
因此这个制度的出现肯定是受到了高人的指点。
这位高人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刘伯温一想到这在历史中遗留了上千年的难题就这么轻松的被解决了,心里边不由得涌出了对于那位高人的崇敬之意。
能提出这等制度的人绝对是学识渊博之人,而且是远远的超出了自己。
不然的话为啥自己想不出来?
李善长?
这是刘伯温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来的人了,不是说他刘伯温自傲,主要是这朝廷的上上下下基本上没几个能真正才学能和自己掰掰手腕的了。
但是下一刻就被他否认了。
先不说李善长能不能想出来这个制度,单凭他自己就是一个丞相,他就算是想出来了也不可能和老朱说的。
这不是自己挖自己的坟头吗?
还会被大量的文人喷死。
只不过这会儿也不管这个高人到底是谁了,这丞相之职位被废黜已然成了定局。
毕竟是百官说的没丞相会引起朝廷的恐慌,震动的。
这会儿老朱已经将解决办法拿出来了,直接堵住了那群文人的嘴了。
要是还想阻拦此事,那就不是头铁的事儿了,那就是真的在找死了。
因此这会儿的百官沉默了。
他们不知道说什么了,这里人均国服水准的,怎么可能听不出来这内阁制度的可行性呢?
这个制度是真的能够取代丞相之位的啊。
而朱元璋看着地下的文人不再开口了,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看来是列位爱卿都认同了咱的内阁制度啊。”
小说《穿越:我靠在家签到富可敌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