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精英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我在大明乱世造枪炮精选小说推荐

我在大明乱世造枪炮精选小说推荐

爱妃家的郑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刘易刘同理   更新:2024-03-22 12:2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易刘同理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在大明乱世造枪炮精选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爱妃家的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

《我在大明乱世造枪炮精选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你个lsp!”

一个光头汉子调笑道。

“你不是?”

麻子脸反问。

光头发出一阵狂笑。

“哈哈哈,到时候我和你一起抢去!”

“……”

四周诸人也是纷纷嘲笑。

黑暗的林子中,人影晃动,却是没人注意。

赵东手中握着一把解手刀,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麻子脸身后。

噗嗤……

鲜血飞溅,麻子脸长大嘴巴,鲜血从脖颈间的伤口中涌出,发出呵呵呵的声音。

痛苦的挣扎着!

只是片刻便没了声息。

几个土匪见此一幕,纷纷警觉,提刀准备杀向赵东。

只是就在这时,林中杀出几个汉子,都是手中持刀,砍杀向了几个匪徒。

林间血光闪动,几个土匪发出一阵惨叫后,便被杀死。

刘易来到了火堆旁,目光扫了一眼地上的尸体,压住呕吐的冲动,迅速移开目光,强装镇定道。

“东叔,麻烦你了。”

赵东点点头,语气不屑的说道。

“我好长时间没活动过筋骨,骨子都快生锈了,正好活动活动筋骨,这些只是乌合之众,算不得什么。”

“我在辽东时候和建奴的夜不收交过手,那才叫一个难对付。”

谈到建奴的时候,赵东脸上出现了一丝忌惮,以及隐隐的恐惧。

刘易点点头,挥挥手下令道。

“所有人,继续行军!”

在他身后,黑暗中,三百团练用一根绳子连接在一起,一点点向青冈山上攀登。

刘易为了增加胜率,准备夜袭青冈山。

夜盲症就是他第一个敌人。

这个时代大多数的民众都有患有夜盲症,也就是所谓的雀蒙眼,夜盲症的成因很简单,缺少该有的维生素a,缺少油水的摄入。

在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一到了晚上啥都看不到。

古代为什么夜袭战被捧上了神坛?

原因很简单,因为稀少罕见,历史上也就成功了那么几次,每次都彪炳了史册,被称为经典战例。

但是,想玩夜袭,结果翻车了的更多……

其中,夜盲症就是一个大难题,古代军队行军打仗,军粮基本上就是按照吃不死人的标准来做的。

指望他能有多大的营养,给士卒补身体,克服夜盲症,那就真的是呵呵了!

现在,这个问题也摆在了刘易面前。

不过,幸亏现在他手下只有三百人,人少了出幺蛾子的可能性也就小了。

拿一根绳子把人串起来,一个跟着一个走,大致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想玩夜袭,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赵东继续带着人走在大队人马前方,在前面探路,为大队人马拔出敌人的警哨。

整只队伍只有最零星几点火把,大多数人都在一片黑暗中,顺着绳子摸索着一点点前进。

刘易喘了口气,胸膛剧烈的起伏着,心中充满了无奈。

这具身体实在是太差了,走了这么点山路,就已经走不动了,他的身体素质远不如自己身边的士卒。

别看这些士卒一个个瘦的跟竹竿似的,但他们的耐力体力却是极佳,爬起山来竟然不见丝毫的喘气。

并且,他们每人还背着一根长矛,重量很是不轻。

刘易下定决心,等这次的事情结束,他一定要好好锻炼一下自己的身体,跟着这些士卒一起训练一段时间。

毕竟俗话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他还想着三妻四妾,睡尽秦淮河花魁呢,没副好身体可不行。

他可不想小小年纪就英年早逝!


刘易嘴角抽了抽,这赵德全的吃相就有些难看了啊!

大明加征三饷,是在天启年间就开始的,但是却一直没能在原平实施下来。

为什么呢?

因为原平上下士绅联合一起,将前几任知县给喂得饱饱的。

而大明官场上向来都有硬顶皇帝,为“民”做主的官场风气。

前几任知县被士绅们给喂饱了,自然也就不好意思再加征三饷了。

然后就给皇帝上书,原平地处边塞,穷困不堪,实在不堪加征三饷,然后,加三饷这件事情,就一直没能在原平县落实下来。

但是,赵德全这狗日的不讲规矩……

竟然翻旧账了,刘易还真就不相信,这货把前些年欠的三饷收上来之后,还真能上交给朝廷。

这笔钱,绝对是要进他自己的腰包了!

说实话,这笔钱,原平县的士绅出得起,但赵德全的吃相是属实有些太难看了。

“父亲准备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刘易开口询问道。

刘老爷冷笑一声,语气不屑的说道。

“赵德全那狗官,想要钱?一分老子也不会给!”

“若是朝廷怪罪下来?”

刘易询问。

“吾儿放心,原平上上下下的士绅都已经写信给前几位知县大人了,那赵德全翻不了天!”

刘老爷自信满满的说道。

赵德全翻旧账的行为,得罪的不只是需要交钱的原平士绅们。

还有前几位收了钱的知县老爷,赵德全翻旧账,不就相当于在说他们包庇治下乡绅不交税吗?!

这能忍?

刘易点点头,没说什么,但却觉得事情或许没那么简单。

刘易像是忽然想起来了什么,对着刘老爷说道。

“父亲,我带回来的那些甲胄和武器都归纳入库了吗?”

刘老爷点点头。

刘易开口提议道。

“父亲下令召集我们家的工匠,让他们研究研究怎么制甲,怎么生产火铳吧。”

“我家的工匠还是太少了!”

刘易感叹道。

刘家仅仅只有几十名工匠,虽然看起来不少,但真要做什么事情,就显得有些不够了。

“吾儿有什么办法吗?”

刘老爷询问道。

刘易低头片刻之后说道。

“我们让那些工匠都带学徒吧,学徒学习上几年,也就是一个合格的工匠了。”

“还有就是,以后我家商队外出卖货的时候,也要从各地往回搜罗工匠。”

刘老爷叹了口气,有些迟疑的询问。

“让那些个工匠带学徒,他们能乐意吗?”

为什么中国古代有很多的技术都失传了,归根结底就四个字,敝帚自珍罢了!

师傅传徒弟都要留一手,生怕学会徒弟,饿死师傅!

想要那些工匠心甘情愿的带学徒,哪里有那么容易?

刘易却是笑了笑说道。

“他们之所以不愿意,还是利益不够!”

“每带出一个学徒,每月的工钱上涨一成,学徒出师之后,前三年工钱,要上交师傅一半。”

“我就不信这样,那些工匠还不肯带学徒!”

刘易其实是想要办学校的,办专门培养工匠的技师学校,不光如此,还要培养算学,农业,物理,化学方面的人才。

但现在他一无教材,二也没有师资,实在没办法着手去做。

想要更多的工匠,只能是以利诱之!让那些工匠主动往出带学徒。

刘老爷认同的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刘易的看法。

……

刘易说做就做,在召集诸多工匠研究如何修补制作甲胄的同时,将带学徒的事情也讲了出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